孫傳庭飽讀詩書、經史嫻熟,遠非高迎祥這樣的泥腿子能比。

當他猜到高迎祥要走子午谷、偷襲西安的時候,他就明白,勝負已定。

儘管他率軍走了遠路,可依舊趕在了高迎祥的前面,堵住了出山的路口。

此時的高迎祥在幹什麼呢?

他還在秦嶺當中打轉。

正如孫傳庭所說的那樣,時移世易,滄海桑田,很多東西都不一樣了。

一千多年前,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看似令人驚豔,可是到如今此路已經不通了。

“闖王,前面沒法走了,棧道斷啦。”

黃龍作為前鋒,稟告了不利的訊息。

連日在大雨中行軍,高迎祥的身體終於支撐不住,倒在了擔架之上,只能由人抬著行走。

迷迷湖湖當中聽到道路斷絕,高迎祥驚怒交加,不由坐起。

他不顧眾人反對,親自來到了前面。待看到原本位於山崖中段的棧道早已毀壞,當真是痛苦不堪。

闖軍已經在秦嶺中頂風冒雨走了十多天,不少人都病倒了,而且攜帶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

高迎祥都想到了明軍會有所阻攔,可就是沒有想到居然會道路不通。

此時回頭已經是不可能了。

就憑所剩下的糧食,大軍絕對走不出秦嶺。

關鍵時刻,所有人都把希望寄託在了他的身上。

高迎祥頭腦暈眩,搖搖欲墜,努力思量片刻,只有一個辦法了。

“傳令大軍前往儻駱道,由此地出山。”

西安同漢中連線的通道,不僅僅只有子午道一條路,還有儻駱道、褒斜道等。

而這些通道都和子午道一樣,十分險峻,不易通行。

然而事已至此,高迎祥別無選擇。

闖軍得令,立刻轉向而行。結果又在秦嶺中兜兜轉轉了七、八天,才踏上了儻駱道。

再經過這一次的消耗,闖軍的糧草徹底見底,不少人都只能餓著肚皮堅持走路。

而雨水越來越大,開始匯聚在谷底的道路上,形成了深及膝蓋的小河。

闖軍悶著頭,踏著雨水艱難前行,苦不堪言。

這一路上光是掉隊的人就有十分之一,病死累死的已經無從統計。

七月十六,闖軍終於走到了周至縣的黑水峪。

只要透過這裡,前方就是一片平原,西安城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