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親自殿後,掩護其他各路首領徐徐向西而去。

至於闖軍步卒,則被盧象升打得潰不成軍,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馬追上了大部隊,落荒而逃。

盧象升本想趁勝追擊,接到關寧軍無力再戰的通報,也不得不停了下來。

至於右翼,看到其他各路都撤了,張獻忠哪敢停留?

他多了一個心眼兒,沒有去追隨高迎祥等人,而是調頭南下,直奔湖廣。

既然盧象升率領大軍出現在了鳳陽,那麼湖廣必定空虛。

張獻忠早就覬覦湖廣的富庶,哪能放過這個機會。

戰場漸漸平靜下來,最終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

看著滿地死屍不分敵我,盧象升意興闌珊。

這樣的仗即便是打贏了,又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所有死掉的人,全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何時才能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

手底下的將領們卻很開心,畢竟打了大勝仗,實打實的戰功。

湯九州頂著一身鮮血跑了回來,眉開眼笑的模樣就跟發了財一般。

“總理大人,末將不辱使命,斬殺賊寇數千。可得跟朝廷好好請功,犒勞一下兒郎們才是。”

盧象升回過神來,擠出笑臉。

“湯將軍此戰居功甚偉,本官記在心中。稍安勿躁,該是你的功勞定然不會短缺。”

得了盧象升的保證,湯九州才放心下來。

看到火炮正在歸隊,他著實眼熱不已。

“這炮當真了得,打的快、打得遠,還不易損壞。總理大人理應多多購置這種火炮,則賊寇不足為懼。”

看著依舊完好無損的青銅炮,盧象升內心滿是波瀾。

這炮雖好,可是一門就要四千兩白銀,實非他所能夠承受。

或許這一次取得了大勝,可以跟朝廷多要一些軍餉。

盧象升有信心,倘若這樣的火炮再多一倍,消滅高高迎祥指日可待。

但是一想到山東那邊更加可怕的武器,他的好心情又一次消散。

滅流寇易,滅山東難啊!

第二次鳳陽之戰,以盧象升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這一戰斬殺的西北義軍足足有三萬多人,其中不少都是精銳老賊。

可以說,重新回到河南的西北義軍元氣大傷,已經不能和盧象升抗衡了。

盧象升一邊給朝廷上報捷奏書,一邊指揮各部追著高迎祥窮追勐打。

高迎祥完全站不住腳,只能一路退去,避入了登封一帶。

直到這時,盧象升才接到軍情通報,張獻忠禍亂湖廣。

湖廣是盧象升的大本營,糧草補給全都來源於此,絕對不容有失。

無奈之下,盧象升只能率領本部兵馬返回。不管是消滅張獻忠,還是驅逐,總之要保證大本營的安危。

至於逃到山裡的高迎祥,他只能交給湯九州和左良玉。

滿以為兩員大將互相配合,即便不勝,也能確保萬一。

可盧象升根本就沒有想到,左良玉坑隊友的屬性已經點亮,正在給他醞釀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