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工廠(第2/2頁)
章節報錯
內閣和財政部那邊批覆的支出,則超過了五十萬兩。
一直以來都有人非議不斷,覺得把這些錢投入到蒸汽機的研發當中純粹是浪費。
儘管有左夢庚和內閣的強力支援,但是再見不到任何成果的話,這種輿論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甚至造成離心離德。
現在建立蒸汽機工廠,對外銷售創造利潤和收益,可以很好的堵住非議,也能夠讓蒸汽機的研究進一步深入。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就蔣巍的提議,左夢庚和內閣進行了磋商。最終決定,就在濟南東面的空地上興建蒸汽機工廠。
鑑於秦洛和慄美芝都沒有什麼行政能力,蔣巍從工業部派遣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官員過去。
左夢庚知道蒸汽機的重要性,特意調派了一個團的兵力負責工廠的保衛工作。
八月底,工廠開始奠基。
左夢庚和內閣一眾官員全部出席,親自為新工廠剪綵。
光是這樣就讓外界意識到,這家新工廠的不凡之處。
秦洛和慄美芝被任命為新工廠的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主抓蒸汽機的製造和研發。
“左叔叔,我們的人手不夠。今年新畢業的學生,可以分配給我們嗎?”
蒸汽機行業要大幹特幹,最缺的就是人。
這裡需要的人手要求還挺高,一般的勞動力絕對無法勝任,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
因此慄美芝將主意打到了今年新畢業的中學生身上。
隨著教育在山東各地的全線鋪開,越來越多受過教育的年輕人開始湧現。
特別是今年畢業的中學生,足足有五萬多人。
其中有八千多人進入了大學學堂,而其餘的全都作為人才被各方拼命搶奪。
這種事上,秦洛和慄美芝兩個小年輕顯然幹不過那些老油條,只能來求助左夢庚。
蒸汽機很重要,沒有人才的加入就不可能好好發展下去。
左夢庚想了想,道:“我只能給你們安排五百人過來,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不夠的話,軍隊那邊有一批將退役的老兵,你們要不要?”
聽說只有五百人,秦洛和慄美芝都有些失望。
但是沒辦法,即便是左夢庚出面也只能這樣。
新一屆的畢業生早就被瓜分完畢,而其中需求的大頭就是教育部自身。
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而教育本身就更需要。
山東新建學校的速度很快,但是教師隊伍卻跟不上。
尤其是基層教師到處都是空白,到處都在等著人手。
因此這一屆的畢業生還沒有走出校園,徐若琳就大手一揮,截留下來了三萬人。
如果是別人這麼幹,左夢庚肯定是要問一問的。
但既然是自家婆娘,為了家宅安寧,左大統帥只好捏鼻子認了。
雖然只得到了五百人,但是聽到退役的軍人也會安排過來,秦洛和慄美芝多少鬆了一口氣。
退役的軍人可不光是會打仗,他們在軍隊當中也是要學習文化的。
不客氣的說,新軍的軍人在文化程度上很可能比畢業的初中生還要厲害一些。
而且退役的軍人暫時還沒有各方爭搶,左夢庚可以全都安排給蒸汽機工廠。
抬頭看著“第一動力機械製造廠”的招牌,左夢庚新潮澎湃。
他預感到,自己的有生之年,肯定能夠看到蒸汽戰艦縱橫四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