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內鬥的朝鮮(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鮮一直在沉陽都有使者。
蘇薩和馬福塔還沒有出發,朝鮮使者就已經十萬火急的將這邊的情況傳遞了回去。
得知黃臺吉欲要稱帝建國,並且脅迫朝鮮支援,朝鮮上下迅速亂成了一鍋粥。
朝鮮國王李倧心慌意亂,忐忑不已,連忙召集兩班商議。
可如今的朝鮮官場一如當年的大明,黨爭已經到了不分青紅皂白的程度。
“殿下,國統之所在,朝鮮之根基,萬不可廢。女真,蠻夷也,焉能稱臣而自甘墮落?”
金尚憲言辭激烈,極力反對。
身為清流領袖,維護綱常是金尚憲的政治生命所在。他這樣的人自然將法統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哪怕為此亡國滅種也在所不惜。
有反對的,自然就有答應的。
吏曹判書崔鳴吉揚聲道:“金判書可曾記得丁卯舊事?”
他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個,清流一派立刻群起而攻。
洪翼漢當場唾罵。
“當初便是你這小人一意媾和,以至於軍心敗壞、國力渙散,方才有今日之亂局。殿下,請斬崔鳴吉,堅定軍心士氣。”
然而崔鳴吉也不是孤軍奮戰。
他背後的勢力同樣強大。
西人黨最大的大老金鎏站了出來。
“殿下,女真強悍,不知禮節。倘若蠻力來攻,則我朝萬難抵擋。臣等死不足惜,唯恐江山社稷淪落腥羶。”
這一套說辭,說進了李倧的心坎裡。
這位朝鮮國王如今年事已高,不復曾經的雄心壯志,一心貪圖享受,只想保住自己的權柄。
燃文
當年的丁卯胡亂,女真人的強大已經在他的心裡埋下了陰影。
他真的很怕舊事重演。
可是放眼朝堂,斥和派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他也沒有辦法一意孤行。
再說了,從李倧的本心來講,他也不想對黃臺吉俯首稱臣。
朝鮮自詡小中華,雖然同為大明屬國,可是看向其他藩屬的時候總是高人一等。
這文明人當久了,要向野蠻人伏低做小,這道坎可沒有那麼容易過去。
“我朝鮮屹立東方,聖道流長,自有法統。當尋良策,既保國本,亦免烽煙,還請諸君群策群力,以應時艱。”
李倧的意思很明確了。
他不想給黃臺吉三拜九叩,可也不想惹怒黃臺吉招來戰爭。
具體該怎麼做,你們這些做臣子的想辦法吧。
下面的兩班,無論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全都面面相覷。
心說這麼有難度的挑戰,臣等做不到呀!
不過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在朝鮮內部,不管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其實對後金都不親近。
斥和派可以算作是激進分子,寧折勿彎。哪怕和後金拼了個你死我亡,也絕不臣服。
而主和派則比較理智一些。
金鎏、崔鳴吉等人都很清楚,以朝鮮的實力根本打不過後金。
為了保全國本,延續國祚,只能同後金虛與委蛇,百般周旋。
但無論是斥和派還是主和派,全都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任何小心思都不過是無用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