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帶屬於大別山脈,地形極其複雜,雙方在此展開了連綿不休的激戰。

明軍有洪承疇坐鎮,督促嚴厲,加上訓練有素,所以戰鬥力更高一些。

而高迎祥、李自成所部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兵力急速膨脹,擁有人多的優勢。

兩人利用複雜的地形一路同明軍周旋,著實給明軍制造了不少的麻煩。

雙方打打逃逃,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全都疲憊不堪。

雖然斬獲不少,但是戰果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洪承疇不免氣餒,都有些想要放棄了。

可就在這時,峰迴路轉。

一路明軍突然從東面殺來,堵住了西北義軍的去路。

這路明軍乃是勳陽巡撫盧象升訓練有成的部隊。

盧象升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是因為他剛剛打完張獻忠。

張獻忠從鳳陽南下之後去了廬州府,可是新軍在後面一路追趕,讓他根本不敢停歇,百般無奈之下只好進了大別山。

雖然新軍追到大別山腳下就停止了下來,可是大別山內窮困荒僻,張獻忠百般搜刮掠奪也不能滿足大軍所需。

他咬了咬牙,決定進軍湖廣,希望獲得充足的糧草補給。

剛剛走出大別山,他就遇到了一位強力的對手。

盧象升將他堵在了麻城。

雙方一場激戰,盧象升雖然是文官,可是奮勇衝殺在前,加上處事公道,下面的人都很服他。

明軍人人不怕死,氣勢如虎,打的張獻忠潰不成軍。

張獻忠嚇破了膽,只好掉頭又縮回了大別山中。

盧象升本來想要趁勝追擊,卻接到軍情,得知高迎祥和李自成從西面而來,正在同洪承疇糾纏不休。

雖然張獻忠掘毀了皇家祖陵,上了崇禎的黑名單,必欲殺之後快。但前線的官員們知道,相比起他來,高迎祥和李自成的危害更大。

盧象升當即捨棄了張獻忠,揮軍西進,恰好兜住了高迎祥和李自成的屁股。

就在紅安縣的倒水河與雲臺山一帶,雙方爆發了慘烈的大戰。

明軍的兩面夾擊讓高迎祥和李自成慌了神,決定分頭突圍。

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李自成卻展現了高風亮節。

他主動提出留下來牽制明軍,給高迎祥脫困製造機會。

這一下可把高迎祥感動到不行,他的部下也對李自成好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