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統帥府(3)(第1/2頁)
章節報錯
別開生面的餐廳,讓大家對未知的美食都充滿了期待。
很快地,第一道菜被送了上來。
可是看著盤子中的食物,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盤中之物被切成絲狀,卻晶瑩如玉,散發著帶有質感的光澤。彷彿不是吃食,而是絕世寶物。
上面又細細的撒了切碎的蒜末,淋了辣椒油,紅、綠、白三色彼此輝映,分外清爽。
“中恆,此乃何物?”
左夢庚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率先動筷夾了一口。
“大家都嚐嚐。”
眾人見他吃了,便紛紛跟上。
東西進入到嘴裡,眾人細細咀嚼。
只是覺得此物頗有韌性,同時帶著微澀的鹹味,但是因為各種佐料拌得恰到好處,反而有一種特別透徹的舒爽。
可以說,這第一道開胃的冷盤就征服了大家。
直到這時,左夢庚才揭開謎底。
“此物名曰海帶,庫頁島那邊比比皆是。當地土著多有食用,吳將、梁發等人見了,也送了一些回來。此物不但可以涼拌食用,亦可以熬湯、炒菜。我已讓農業部組織人手,在山東近海研究養殖,希望日後可以普惠大眾。”
後世一直有一個誤區,以為古書上所說的寬布便是海帶。
其實不是。
古書上所說的寬布,其實是大葉藻,但並非藻類,而是植物。
而海帶則是褐藻綱、不等鞭毛科的真核生物。
也就是說,海帶其實不是植物。
如今這個時代中國的沿海是不產海帶的。
零星有的一些,也都是從朝鮮進口,只供皇室和少數大臣食用,根本在民間沒有普及。
到了近現代,國內的海帶基本上都是從東瀛進口而來。
東瀛明治維新的主要贊助資金,相當大的一部分就是來自於商人向中國走私海帶的積累。
一直到1927年,東瀛學者大槻洋四郎開始在大連進行養殖,海帶才漸漸適應了中國沿海的環境,並逐漸傳播開來,成為家喻戶曉的餐桌食品。
而在明末這個時代,海帶無疑是一種新奇的食物。
“千萬莫要小瞧了此物。這東西生長速度奇快,產量十分可觀,而且收穫也十分容易。倘若能夠在沿海進行養殖,將可以極大的彌補食物的短缺。而且這東西營養豐富,對人體有莫大的好處,尤其是生產後的孕婦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作用。”
眾人聽了嘖嘖稱奇,對於後面的菜品也更加期待了。
下一道菜,也是他們不曾見過的。
稀鬆平常的米飯,並沒有盛在碗中送上來,而是用紫菜包裹,中間還夾雜了胡蘿蔔、黃瓜、火腿、肉鬆、三文魚的東西,還撒了芝麻、淋了香油。
“這是東瀛的壽司,是東瀛人上上下下日常的食物。”
眾人跟著左夢庚再次品嚐。
“嗯,此物清淡,頗合老夫胃口。”
壽司寡淡的味道令大家並不是十分喜歡,唯獨侯恂、李邦華等年齡大的多吃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