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鄭芝龍的心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金五月,收穫喜人。
民以食為天。
而糧食就是民心。
每當這個時候,即便是極度重視商業的山東,都要放下所有的活動,為豐收讓路。
左夢庚也放下了悠閒,離開青島,一路逆時針巡查各地。
鄭芝龍在青島看了個遍,更加激起了好奇心,強烈要求跟隨在左夢庚的身邊。
對於他的心態,左夢庚並不意外。
當初的張溥、陸世儀等人何嘗不是如此。
如今張溥還居住在青島,每日裡著書立說。
對於山東的狀況,張溥有褒有貶,同劉宗周、黃宗羲等人的論戰更是沒有停過。
這邊也不難為他,他的文章也照常發表。
用左夢庚的話來說就是,真理不辨不明。
雙方的觀點都羅列出來,再以事實為依據,交由大眾評判就是。
青州,農墾集團駐地。
放眼望去,大地一片金黃。
無邊無際的麥子全都結了沉甸甸的穗子,在微風裡輕輕搖晃,散發出比銀鈴還要悅耳的聲音。
空氣中麥香瀰漫,惹得每一個人都笑容洋溢。
公端就在田裡,挽著褲腿,雙腳上全是泥。
可是他一點都不在乎。
雖然這樣沒有了身為官員的威儀,可是能夠參與勞動,和平民大眾走到一起,給他的感覺十分舒暢。
可是公端通報的訊息卻不是很好。
“有經驗豐富的老農說,最遲三天之內一定會下雨。倘若在這之前不能收割完畢,不少麥子都要遭殃。”
對於這個說法,左夢庚無比重視。
在無法做到精準天氣預報的年代,有的時候農民的經驗更加重要。
“你們都是怎麼做的?”
公端指著麥田,滿臉憂色。
“我已經發動了市裡、縣裡、鄉里所有的公職人員,要求他們必須下到基層,參與收割工作。可你也知道,這點人力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農墾集團這邊還好,組織性強,大家起早貪黑,根本不敢歇息,或許能夠收割完畢。可是普通的百姓家就要難過了。”
對於他的判斷,左夢庚十分認可。
農墾集團到底是組織性極強的企業,不管做什麼都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而最苦的就是普通百姓。
各家各戶的土地,收割的時候除了鄰里之間互相幫忙之外,再也得不到其他的援助。
倘若天氣無恙,慢慢收割,倒也沒什麼。
可一旦遇到自然災害,一年裡的收成基本上就要泡湯。
左夢庚沒有猶豫,立刻對傅以漸吩咐道:“下令各地駐軍立刻出動,幫助百姓收割。要求只有一個,一根苗、一粒米都要入倉。”
鄭芝龍就在旁邊,早已被這種北方粗獷豪邁的豐收景象所吸引。
在福建是絕對看不到這樣連田阡陌、蔓延無際農田的,豐收的時候也絕對不會這麼壯觀的場面。
不過聽到左夢庚的話,他著實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