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叢集效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又不是心甘情願當閒雲野鶴的,而是被逼著下臺。
他的功利之心可一直沒有斷過。
既然在朝廷方面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那麼投靠山東也不是不行。
他要是真的有什麼硬骨頭,也就不會嫌棄水太涼了。
“接下來,我們工作的重點就是建造黃浦江碼頭。今後這裡來往的船隻一定會數不勝數,現如今簡易的碼頭絕對無法承受。”
隨著松江府落入山東的手中,從今以後山東和松江府之間的商貿往來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的走私了。
兩地的商船可以光明正大的進入彼此的港口,這樣一來肯定會造成貨運量的急劇提升。
除此之外,與荷蘭人也建立了商貿關係。
不出意外的話,今後荷蘭人來做生意的肯定也會絡繹不絕。
再加上江南各地同樣會往這邊雲集,因此松江府的港口必然要大建特建。
可左夢庚看著黃浦江邊的情形,卻不太滿意。
“倘若真要建設港口的話,我的意見是放在吳淞口,而不是這裡。”
見他另有想法,眾人不明所以,紛紛看來。
左夢庚當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有後世的見識做依靠。
“這裡在黃浦江腹地,外來的船需要先駛入長江、又再轉入黃浦江才能一路到達這裡。而且相比起長江和大海,這裡的水道還是過於狹窄。一旦日後貨船雲集,說不得會堵塞江道,影響交通。相反放在吳淞江口外,則等於黃浦江、長江、大海三面匯聚一點,水面寬闊不說,水深也足夠,那裡才是優良港口的首選。”
左夢庚說的地方,就是後世的外高橋。
雖然如今的木質帆船還不能同後世那些鋼鐵巨輪相比,也不怎麼吃水深,可是為了長久考慮,左夢庚還是覺得能靠近那一帶更好。
可對於他的想法眾人不免糾結。
“如今浦江以東一片荒蕪,港口建在吳淞江口,只怕往來運輸不便。”
明代的黃浦江以東,只有一些破敗貧窮的村子,放眼過去滿地荒野。將港口建在這種地方,捨棄繁華的松江城,眾人都有些不願。
對此陳芷倒是支援左夢庚,他也有現實的論據。
“如今山東幾座大城,譬如登州、青島以及濟南,城市的規模都在日益擴大,早已超出了原有的城市界限。現在松江府沒有了桎梏,未來的經濟發展肯定會吸納大量的人口,小小的松江城根本容納不下。與其將來事到臨頭,倒不如趁現在提前規劃,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
眾人中去過山東的,聽到他的判斷立時改變了主意。
“那便選擇吳淞江口好了。”
“舍一時之方便,圖萬世之基業,合該如此。”
松江府這邊很快統一了意見,新的港口被選擇在了吳淞江口以東、臨近長江入海口一帶。
可是隨著這項決議的誕生,各項新奇的變化終於讓人們意識到了什麼叫做叢集效應。
首先要建設港口,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工人。
而隨著這些工人前往港口勞動,迅速在附近形成了熱鬧的集市。
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集市變成村鎮、村鎮變成城池,周邊地區的人煙迅速興旺了起來。
而這麼多人口聚集,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也是海量的。
便又有無數的人開始從事周邊產業的服務工作,一下子就讓本來荒遠的吳淞江口一帶變成了松江第二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