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收穫與問題【多餘的月票推薦賞點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漁業公司的收穫相比,海軍的收穫可以說是天大之喜。
“統帥,這是我們測繪的地圖。”
地圖,很大的地圖,足足鋪滿了一張五米長的桌子。
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了許多東西,甚至需要拿著放大鏡才能仔細看清楚。
這是整個山東以南、黃海沿線一直到松江府的海圖,由參謀部測繪司完成。
在新軍的所有職能部門裡,參謀部測繪司是最大的, 足足有八百七十五人。
行軍打仗,地圖絕對是最重要的工具。
許多時候,可能一張精確的地圖就能夠決定勝負。
雖然這個時代也有地圖,更有許多堪稱絕密的地圖。但很顯然,這個時代的地圖並不能令左夢庚滿意。
因此從後營時代開始,左夢庚就十分注重地圖的獲取和繪製。
第一批的測繪人員,基本上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他們的測繪水平, 絕對是這個世界不可超越的天花板。
新軍每到一地, 每打一仗,隨軍的測繪參謀和偵察兵,都會將當地的地形、地貌繪製成圖,成為地相簿儲備的一部分。
在新軍的地相簿中,山東的地圖是最全面、最詳細的。
畢竟這裡已經被新軍掌握了絕大多數的地區,實現了完全的滲透。
而黃海,隨著這一次海軍的出航,成為了新軍第二個掌握的區域。
左夢庚趴在地圖上,仔細檢視,不禁唏噓。
幸好一直堅持實地測繪,而沒有迷信後世的地圖資訊。否則的話,日後指不定鬧出什麼亂子來。
也是透過測繪司繪製的地圖,讓左夢庚對滄海桑田這句話有了深刻的瞭解。
僅僅數百年,黃海沿岸的地形就有著天壤之別。
比如後世的響水、濱海、射陽、大豐、啟東等地,如今全都在海水裡泡著呢。
阜寧、鹽城、東臺全都是沿海城鎮。
而後世呢,阜寧到海邊足足有一百六十多里。
可以說, 有了這份海圖,今後軍艦和商船就有了指引, 可以在這片海域暢通無阻。
“我們不單單沿著海岸航行,還派出過小分隊深入遠海,結果那裡乾淨的如同鏡子一樣,什麼都沒有。”
額弘略述說了航行的情況,被左夢庚發現了盲點。
“你們沒有發現其他的商船,或者鄭芝龍的戰船?”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什麼都沒有看到。
這個結果, 弄的左夢庚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這就是他的誤區了。
後世的史書上都說,整個東亞的海洋都是鄭芝龍的地盤。任何船隻想要在這裡航行和貿易, 都要受到鄭家的監管。
這話是沒錯,但其實主要集中在以臺灣為中心的東海和南海。
相反黃海和渤海這一帶,並不屬於鄭芝龍的勢力範圍。
或者說, 這一帶不屬於任何人的勢力範圍。
因為這一帶十分貧瘠,無利可圖,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來控制這裡。
從這一片海域經過的船隻, 大多數都是去朝鮮貿易的。
又能有多少呢?
而且這些船在東海就已經被鄭家收過錢了,鄭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跑到荒涼的黃海來再收一次吧。
額弘略等人一路南下,最遠也只不過到了崇明島以北,並沒有真正涉足松江府,因此也就沒有引起鄭家的反應。
其實只要再往南一些,到了舟山海域,就進入鄭家的視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