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區別(第1/3頁)
章節報錯
曲阜縣城內到處都在修路,以至於弄得整個縣城都煙塵瀰漫。
可是修好路段的地方又讓人心曠神怡。
十數步寬的水泥馬路平整的如同水面一般,馬路的兩邊還各有水溝。
這種水溝也是用水泥修成的,上面還加了水泥蓋板。
陸世儀不顧骯髒的氣味,特意蹲在溝邊仔細檢視。
其中汙水流過,卻不會對路面和街道造成任何影響。
“溝渠為何挖的如此寬大?”
陸世儀親自在道路上走過,已經體驗到了水泥馬路的好處,因此不恥下問。
有當地人解答。
“這種溝渠可以用於暴雨天氣的排水,讓城市裡不再積水。”
很簡單的道理,張溥等人一聽就明白。
別的不說,對於山東方面市政的建設他們不得不佩服。
相比起縣城裡的修路,遠處的尼山腳下才是浩大的工程。
不但曲阜本地,就連周遭的百姓都趕了過來。足足數萬人鋪滿大地,已經將尼山南麓挖掘成了如同湖泊一樣的大溝。
張溥等人在這裡見到了曲阜縣長黃宗炎。
這位名門之後此時不見任何儒雅,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而且穿著短打布衫,就連臉上的泥水都顧不得清洗。
“黃縣長,這是在做什麼?”
張溥目光復雜的看著黃宗炎,不明白一個好端端的忠臣之後為何會那麼心甘情願的從賊,而且連文人的風采都徹底丟棄了。
黃宗炎嘴裡嚼著饅頭。
他是浙江人,本來不太吃得慣麵食。可是現如今拳頭大的饅頭,他兩口就能吃一個,而且一口氣吃了四個。
劇烈的勞動之後還是吃饅頭比較抗餓。
“這裡要修一個大水庫,用來解決附近所有百姓的用水問題。”
黃宗炎說明了此項工程的用途。
明朝末年什麼都可以忘記,唯獨天災是最令人刻骨銘心。
而諸多天災當中,旱災又是最可怕的。
因此在控制的區域內,左夢庚始終強調水利工程的作用。
幸好這裡是山東,雖然也有旱災,但是規模不大。
要是像陝西那樣,再怎麼去弄水利工程都沒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