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認知差距(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裡是德州縣第二小學,總共有學生一千一百名,來自於附近城鎮以及鄉村。”
行走在校園內,校長林綰舒十分驕傲。
身為一名女子,能夠成為這樣的一所學校的校長,即便是在山東也十分難得。
跟隨在她的身邊,聽到這裡居然有一千多名學生,張溥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德州孩童幾許?”
陸世儀急急問道。
這個資料林綰舒還真的知道。
“德州在籍人口三萬一千人,適齡兒童共有兩千七百人,除去殘疾病患等,其餘的正常兒童已全部入學。”
張溥等人聽了,全都面面相覷,大受震驚。
他們都是學者,自然也從事了教育工作,當然知道教書育人的難處。
官應震想到什麼,嚴厲問道:“百姓生存不易,爾等強徵孩童入學,強收束脩,豈非暴政?”
林綰舒好笑的看過去。
“我山東早已制定法律,強制要求所有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在此過程中學費全免,並不會造成百姓負擔。”
得知學費全免,張溥等人宛如聽了天書一般。
“你是說這等學校不收任何束脩?如此一來,你山東有多少銀錢可供支用?”
林綰舒傲然道:“我山東每年教育資金投入高達四百萬兩,自然支應的起義務教育支出。”
今天張溥等人所受到的衝擊恐怕比這一生都要多。
四百萬兩的教育資金投入,這是個什麼概念?
朝廷一年稅收所得也不過將將這個數字而已。
而且這點收入還要攤派到所有地方,別說支用軍費了,連官員的俸祿都不能盡數發放。
可是在山東,四百萬兩白銀居然只是教育投入。
張溥等人心裡都有一個疑問。
為何山東區區一省之地,卻這般有錢?
他們行走的第二小學,面積非常廣闊。
陸世儀注意到,這裡的校舍並非常見的夯土而建,竟然用的是磚石,屋頂上更是青瓦排鋪。
這等房舍,放眼天下,即便是殷實之家也未必能夠修蓋得起。
林綰舒說山東一年教育經費四百萬兩白銀,看來真不是信口開河。
尤其是這些校舍的窗戶全都鑲制了玻璃,只從外面就能夠清清楚楚的看清裡面。同時外面的陽光毫無遮攔照射入內,整個教室明亮通透,更加便於學生們讀書習字。
因為天氣炎熱,所有教室的窗戶和門都是開著的,裡面的情況張溥等人即使站在門口也看得一清二楚。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第一間教室內朗朗的讀書聲讓張溥等人倍感親切。
三字經早已是啟蒙讀物,便是在大明各地,兒童初次接觸書本讀的也是這個。
沒想到在山東這個異端邪說橫行之地,居然也學習三字經。
“你們山東一貫倡導歪理邪說,無視禮教先賢,緣何還教授三字經?”
林綰舒態度鮮明。
“儒家學說乃我華夏民族千年傳承,我等身為華夏子民,自當學習繼承。不過千年以來,學說當中糟粕橫行,更被別有用心者惡意利用,以至於天下間風氣敗壞。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重塑華夏精神脈搏。”
這番話說的張溥等人鬱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