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徐應元卻沒有任何發怒的跡象。

“哈哈哈,如何與朝廷勾連,我行政委員會自有章程,便不勞各位前輩奔走牽累了。”

其中核心就是:你們算什麼東西,這等大事也輪得到你們置喙?

沒聽明白的,全都鬆了一口氣。

聽明白的,怒火中燒,卻無可奈何。

徐應元這話不好聽,但實在。同時更將他們摘了出來,讓他們不用擔心被朝廷治罪。

畢長庚和徐應元有舊,忙轉圜氣氛。

“不知徐兄此來,有何見教?”

徐應元直奔主題。

“敝人這次過來,只為一事。”

他環視著淄川最有影響力的這些人,道:“我淄川自古以來,便為陶瓷聖地。此等產業,利國利民。因此我行政委員會立志要將其發揚光大,特派敝人前來,商討事宜。”

淄川眾人聽明白了。

這什麼“行政委員會”的反賊是奔著本地的陶瓷業來的。

淄川的陶瓷業源遠流長,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雖不如景德鎮名氣大,然產量其實一直居高不下。大明海外貿易的瓷器當中,相當的一部分都是產自淄川。

這麼重要的產業,行政委員會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如今淄川已經握在手裡,整理陶瓷業也就順理成章了。

淄川眾人卻誤會了。

他們以為徐應元是來搶劫的。

“制瓷乃我淄川百姓賴以活口之源,爾等意欲搶奪,便將我等盡數殺了吧。”

一時間,整個寨子的人全都同仇敵愾,竟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絕。

這一幕,弄的徐應元和旁邊那人滿頭黑線。

那人不得不站出來。

“各位,敝人王與胤,受行政委員會任命,從即日起,恭為淄川縣縣長。我想各位有所誤解,尚需從長計議。”

王與胤便是王象晉的二子,本來在雲南為官。因此官場傾軋被治罪罷官,乾脆便回來了。

得知老父親做了反賊,王與胤別無選擇,也只好加入進來。

到了行政學院學習半年,各門功課俱都優異,沒有不啟用的道理。

恰好這邊接收淄川,他便被派遣了過來。

第一個任務,便是配合徐應元統合淄川的陶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