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貿賺錢,這對江南人來說並不陌生。只可惜大明實行海禁政策,近些年雖然寬鬆了些,但也不是什麼人都玩的起的。

而海貿可行與否,一個良好的港口必然是先決條件。

以這個時代的海船來說,黃浦江的存在,絕對讓松江府充滿了競爭力。

這個時代最大的海船也噸位有限,是能夠駛入黃浦江的。

這樣一來,避風避浪的效果,遠遠比其他的港口要好的多。

後世洋山深水港建成之前,上海最大的貨運碼頭就在外高橋,那是長江的入海口。

這個時代的船,要想好好停泊、卸貨,無疑駛入臨近的江中更好。

左夢庚看著眼前的繁華,真是惋惜不已。

如果海貿開放,以此為基地,能夠創造出多少財富啊!

徐府很快就到了。

後世的徐光啟故居,僅僅剩下了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映襯下,顯得十分破舊。

可如今的徐府,佔地卻頗為廣闊,足足有幾十畝之大。

沒辦法,徐府人口眾多。就算再崇尚簡樸,為了容納這麼多人,也不得不大肆建造。

進了府內,徐家的人基本都到齊了。

徐驥請了劉宗周、李邦華客座奉茶,然後和顧氏坐在主位。

徐家上下分站兩旁,紛紛嬉笑著迎接徐若琳和新任女婿左夢庚。

徐若琳被那麼多的目光看的難耐,可拜見高堂的禮節卻不敢疏忽。

“女兒遠行歸來,給父親、母親請安。”

一想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出門一趟,居然就成了別人的,徐驥難免又有些心疼。

可是再想到若不是左夢庚捨命相救,徐若琳就要沒於京畿的民亂中,又覺著如此甚好。

顧氏卻眼圈一紅,險些落淚。一把將女兒拉過來,迭聲道:“能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徐若琳和母親抱在一處,好生勸慰,才沒有讓顧氏失態。

徐驥看向左夢庚,道:“老爺子日前來信,說了你們的事。既如此,婚事便在近日辦了,如何?”

既然是徐光啟下的命令,徐驥也只得遵守。

左夢庚自然沒有意見。

“一切但憑泰山大人做主。”

不過他也有要明確的事項。

“敢問泰山大人,徐府俱為信徒,不知這婚禮,是以中式為主,還是以西式為主?”

徐府眾人面面相覷。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個時代西方的婚禮,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說道的地方。

西方來的傳教士,也不敢在中國推行西方的風俗。

“此乃中土,自當以中式婚禮為好。”

徐驥還沒有說什麼,劉宗周卻斷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