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左夢庚怕她失措,故意開解道:“難道我不夠優秀嗎?放心吧,肯定會讓泰山、泰水大人滿意的。”
徐若琳幽幽一嘆,覺得左夢庚過於樂觀了。
她和許甘第私下裡交談時,早已知道了徐驥夫婦的心意。
其實對於徐光啟安排的婚事,徐驥夫婦是不大認同的。
徐家作為基督徒家庭,子女的婚事必須要考慮信仰問題。即使親家不是信徒,起碼也要知根知底。
除了徐若琳之外,其他人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和本地至交聯姻。
再一個,徐氏詩禮傳家,雖然只有徐光啟一人為官,但也算得上書香門第。對於武人,他們並不覺得是良配。
雖然徐光啟在信裡將左夢庚誇的天上少有、地上無雙,可徐驥夫婦還是擔心女兒未來的幸福。
尤其是徐爾覺回來後的牢騷,更是讓他們憂心忡忡。
幸好第二次回來的徐爾爵對左夢庚評價不錯,否則的話,徐驥夫婦肯定會反對這門親事。
饒是如此,左夢庚這一次登門,要接受的考驗估計也少不了。
船隊進入黃浦江,兩岸風光熟悉起來,徐若琳多少衝淡了緊張。不停地給左夢庚介紹景緻,竟如數家珍。
“你看,那便是潘家園,人稱奇秀甲江南呢。”
眾人不禁看去,就見到黃浦江西岸裡許不到的地方,好大一片精雅毓秀的園林,在一片低矮的屋瓦中鶴立雞群。
聽著徐若琳如數家珍,左夢庚頗為好奇。
“你怎知曉的這般清楚?”
徐爾爵在一旁道:“還能為何?四妹已經和潘充庵公之子定了婚約,乃徐氏姻親。”
左夢庚恍然,對那處園林稍微上了些心。
他又哪裡知道,所謂的潘家園,其實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豫園。
這個園子是潘允端為了孝敬安享晚年的父親而修建的,一直儲存到了後世,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蹟,更是江南名園之一。
潘允端過世已經三十多年,如今這處園子住著的,是其後人。
潘允端之孫潘曉納,不久前才和徐若琳的四妹馬爾蒂納(徐若欣)定親。
徐光啟是虔誠的教徒,遵從上帝的旨意,雖然只有徐驥一個兒子,卻沒有納妾。
本來還擔心徐驥體弱多病,難以養活,孰料徐驥竟然生了五子、四女。
既然看到了豫園,徐家其實也就到了。
當船隊靠近碼頭時,岸上已經有人在呼喚了。
“三姐,這便是姐夫嗎?”
左夢庚看去,才發現是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正童真無邪地喊著。
看到小男孩,徐若琳很是歡喜。
“幼弟,有沒有想我?”
左夢庚這才知道,這是徐家最小的徐尓路。(前面徐家兄弟的排序有誤,最小的是徐尓路,1625年才出生,順治十三年曾考中進士。)
徐尓路的身旁,還跟著一對中年夫妻。
徐爾爵代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