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隨他去了初級班,找到了趙三陽。

趙三陽揹著左夢庚,偷偷地加入了新軍。清水關一戰,他寧死不退,以身作則,保住了炮兵陣地,成功擋住了後金的進攻。

戰後論功,加上新軍擴充,趙三陽成為了一名連長。

軍校成立後,他得到了進修的機會。

不過這小子是個閒不住的人,到了軍校因為時間更多了,竟被他琢磨出了新東西出來。

“那天俺們舉行射擊比賽,俺拿著望遠鏡給他們報靶。發現肉眼根本看不清的靶子,用望遠鏡看的清清楚楚。俺就想了,既然如此,那利用望遠鏡幫助瞄準,是不是也行?”

左夢庚從趙三陽的手裡接過火帽槍,一看之下,哭笑不得。

原來趙三陽是將單筒望遠鏡用繩子捆在了槍身上,然後還在鏡頭上用筆畫了十字準星。

就你叫順溜啊?

可不得不說,趙三陽這個想法,是被歷史證明了十分有用的。

什麼?

火帽槍怎麼做狙擊槍?

拜託,火帽槍的射程可是有九百米的,而且有膛線,怎麼就不能做狙擊槍?

雖然精準度沒辦法和後世的槍械相比,但用來狙殺三、四百米外的目標,還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了,像趙三陽這麼弄肯定是不行。

“你試過沒有?命中率如何?”

趙三陽撓頭。

“兩百米內還成,誤差不大,十發子彈能命中七發。超過兩百米,十發能打中三發就不錯了。”

左夢庚追問道:“你知道為什麼嗎?”

趙三陽當然不知道,求知若渴地看過來。

左夢庚用這把粗糙的狙擊槍給大家講解。

“首先,你這固定的鏡子方式不成,根本沒有經過精確計算配套。也就是說,你透過鏡子瞄準的目標,和槍管對準的目標,其實未必一致。”

趙三陽急赤白臉的。

“那咋整?”

左夢庚給他們指點明路。

“去火槍工廠那邊找工匠,讓他們給打造專門的安裝鏡子的部件。必須要保證鏡子牢固可靠,而且可以和火槍的瞄準相配套。”

他又道:“你們還得去找望遠鏡工廠的人,問問他們能不能製作出專門的瞄準鏡。”

在左夢庚看來,這個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