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在一旁看的一塌糊塗,不明白劉宗周、李邦華這些隱退的前輩,不回原籍,滯留山東,意欲何為?

不過這種事也輪不到他多心,左夢庚答應出兵,讓他欣喜不已。

左夢庚動作很快,當天就集合了第二團,隨盧象升奔赴濟南。

安山湖距濟南兩百五十餘里,左夢庚生怕有失,命第二團全速前進,以每天六十里的速度賓士。

隨在軍中,看著新軍士卒即使在全速行軍的狀態下都能保持陣型不亂,盧象升嘖嘖稱奇。

他雖是進士出身,但近些年來天下大亂,到處打仗。有心匡扶天下的他,已經開始學習軍事,希望以所學報國。

“清水關一戰,左將軍名震天下。如今看來,便是練兵一道,左將軍也為翹楚矣。”

這樣的誇讚並不足以令左夢庚得意,哪怕說此話的人是盧象升。

他看著這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想了想道:“盧參議將來倘若仕途不順,可來我處。如今像你這麼勇於任事的官員不多了,正需要合適的地方盡展你之所長。”

盧象升面色古怪,怎麼也沒有想到左夢庚居然會對自己發出招攬。

雖然他是從四品的參議,而左夢庚是從二品的指揮同知,可文貴武賤,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要是他這個有大好前途的文官去一個武將帳下聽用,豈不是要被笑掉大牙?

見盧象升悶聲不應,左夢庚就知道,這位目前看不上自己。

他倒是不急,對盧象升也沒有到求賢若渴的程度。

新軍行動極快,當天後半夜就趕到了長清。

在這裡,左夢庚接到了軍情通報。

本來擊敗了宋偉、劉澤清的慕容財準備攻略濟南,前來的路上聽到左夢庚率軍馳援,竟然嚇得又跑回了青州府。

也就是說,左夢庚人還未至,竟讓濟南之危不戰而解。

在一旁聽到這個訊息,盧象升不由得看向左夢庚。第一次發現,名將之威,恐怖至斯。

左夢庚卻沒什麼感覺,而是向茅元儀問道:“咱們還要繼續進軍嗎?”

茅元儀思量片刻,道:“倘若我們回師,那慕容財恐怕依舊會跑來騷擾省城。我看不如這樣,咱們直接開到新城去,斷了慕容財進濟南府的路就是了。”

這倒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於是左夢庚下令,新軍繼續前進。

第二天晌午,大軍進至歷城。

離著城池尚遠,便有不少人迎了上來。

見到來人,盧象升吃驚不已,驚撥出聲。

“朱藩臺如何來了?”

聽他介紹,左夢庚才知道,領頭之人居然是布政使朱大典。

朱大典左夢庚當然知道,吳橋兵變就是此人平定的,是明末少有的能吏。

後來更是堅守金華,力抗清軍。

金華城破後,引燃炸藥,壯烈殉國。全家男女老少,無一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