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明軍都裝備了這樣的火銃,那還有的打嗎?

對於弟弟碩託的死,他反而並不怎麼傷心。

兄弟倆的關係不怎麼好,嶽託是黃臺吉一派死忠,而碩託則跟多爾袞關係親近。

豪格突然想到什麼,親自動手解開甲冑,在屍體上尋到傷口,用匕首挖掘起來。

不大一會兒,一顆鉛彈到了他的手中。

豪格看了又看,驚疑不定。

“父汗,這鉛彈似乎和擊傷我的差不多。”

當初豪格以為自己是意外受傷,但到底是沙場宿將,回去之後越想越是不對。尤其是底下的人也議論紛紛,都說那晚的明軍火銃打的真遠,他就上了心。

他的護甲當然是最好的,基本上和白甲兵差不多。

此時聽到湯古岱的話,兩邊立刻對照上了。

黃臺吉沒有說話,目光專注在早已變型的鉛彈上。

他的心裡在想,既然明軍有這麼厲害的火銃,那今後的仗該怎麼打?

寧完我本來躲在一邊,此時見狀,忍不住開了口。

“不知這夥明軍的將領是誰?”

一群人面面相覷,這才發現忽略了關鍵問題。

他們在京畿之地連番征戰數月,從來沒有遭遇過這種可怕的火銃。唯獨豪格和阿敏遇到了,結果一傷一死。

其餘的明軍,表現都在意料之中。

因此可以推斷,這夥明軍比較另類。

但領軍將領,無人得知。

豪格又想到什麼,問道:“湯古岱,可知明軍番號?”

那晚他就沒有看到明軍番號,結果回來後還被黃臺吉訓斥了。

但不管怎麼說,那晚他沒有和這夥明軍近戰過,又是深夜,看不見番號也說得過去。

這次湯古岱可是和明軍肉搏戰過的,總不能還看不清吧?

湯古岱卻臉色發苦,又不得不坦白。

“這夥明軍旗號很少,只有一面純色紅旗,上面什麼標示也沒有,實在不知何方神聖。”

黃臺吉臉色更加精彩了,但也有了主意。

“去查。殺了阿敏和那麼多大金勇士,明人不可能不大肆宣傳,一定能知道此人是誰。”

自有下面的人領命而去。

經過這麼一段時間,黃臺吉已經想通了該如何善後。

“從正白旗撥出金十斤、銀萬兩、糧一萬斤、各種馬匹百餘之數,送到喀喇沁去,以示慰勞。”

喀喇沁蒙古各部損失重大,如果不給補償的話,說不得離心離德。

透過這次繞路叩關,黃臺吉抓住了明朝的脈門,知道這條線路無比重要。為此拉攏住蒙古各部,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除了蒙古人,漢人也得安撫。

黃臺吉也很果決。

“抬鮑承先、高鴻中、曹振彥家人入旗,讓他們的孩子軍前效力。”

後世一直認為,滿洲八旗就全是女真人,事實上並非如此。

從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起,八旗裡面就有蒙古人和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