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芷站出來,把左莊的耕作模式詳細地講了一遍。

各家聽的認真,很快就明白這種模式不與左夢庚合作的話,自己是搞不了的。

左莊的畝產提升是模式和科學相結合的結果,而這兩個方面都不是各家自己能搞定的。

最起碼的就是,一旦這麼做了,必然會有大量佃戶失業。

不把這些佃戶安排好了,人家是要造反的。

可各家的產業全都是傳統模式的,人員已經飽和了,根本無處安置。

只有左夢庚這裡,利用類似於福耀集團這樣的大型工廠,才能吸收多餘的脫農人口。

要不要和左夢庚合作呢?

張宗桓對左莊最為了解,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中恆,你們左莊畝產增加,主要是灌溉到位。你們莊子上的農田挨著河流,取水方便。但我們很多土地遠離河流,取水不易。即使採用你們左莊的模式,恐怕也難以提升產量啊。”

臨清雖然是衛河和會通河交匯之處,但農業用水卻十分尷尬。

守著兩條大河,卻無法取水。

因為這兩條河是漕運之用,取水灌溉必須要得到朝廷的同意,否則的話和謀反同罪。

左莊守著一條小河,灌溉自家的千多畝地還成。但各大家族數十萬畝田地,灌溉的用水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解決這個問題,左夢庚的設想就是空談。

左夢庚有辦法嗎?

還真有。

“我臨清農業用水,除地下水外,全賴運河。可運河事關漕運,朝廷不允,我等為之奈何?不過運河漕運,全賴天時,卻有我等可趁之機。”

左夢庚的想法是什麼呢?

抓住運河漕運的淡季,引運河水積蓄起來,待來年春夏農耕時使用。

“會通河以東陶屯村附近有塊荒地,可以用來修建蓄水湖泊。冬季京畿冰封,漕運斷絕,我等於此時放水入池,累月積蓄,再輔以地下之水,足夠灌溉之用。”

左夢庚觀察過,雖然是小冰河時期,但氣溫並非是恆定的冷。

比如崇禎元年的冬天,運河在臨清段就結冰了。

而在崇禎二年,臨清段就沒有結冰,這也是導致冬小麥長勢良好的一個原因。

但京畿附近依舊結冰,而且是每年都結冰,這也就讓冬季成為了漕運淡季。

左夢庚打算抓住這個機會,引運河水到蓄水池裡,供應夏季灌溉用水。

運河的水被引出來,很快就會補充好。

因為運河是人工河,途徑很多流域。長江、淮河、黃河等諸多河流,都會往運河裡注水。

有源源不斷的水源,就不怕運河水位下降,影響漕運。

關鍵節點,就在於挖掘蓄水池以及配套溝渠的工程量不小,各大家族一起出錢出力,都難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