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是缺心眼呢,還是說他運氣好呢?

居然撞大運地發現了氫氣。

歷史上發現了氫氣的卡文迪什,就是看到了鐵片和鹽酸作用後產生的氣泡,才因此發現了氫氣。

當然了,鐵和鹽酸、硫酸作用,都可以得到氫氣。

卡文迪什受到“燃素說”的欺騙,只以為得到的是水,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全新的元素。

後來是拉瓦錫重複了卡文迪什的實驗,才驗證了新氣體的存在,並且命名為氫氣的。

想不到十七世紀前半葉的中國,一個稍微接觸過化學知識的年輕人,竟然搶在了卡文迪什和拉瓦錫的前面,更早地發現了氫氣。

氫氣在這個時代有什麼用途,左夢庚也不知道。

但他很清楚的一點就是,這個發現代表著化學元素的誕生。

從此開始,化學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了。

這是化學產業和化學工業將來能否大有可為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這個方面來說,陳雙金的這個發現可謂是價值連城,即使將整個雷酸汞工廠炸了都值得。

“你說你發現的這種氣能燃燒,那給大傢伙看看。”

得到左夢庚的命令,陳雙金更加來勁了。

他抓過皮囊,把口子朝上,然後先弄著了火摺子。

只看他這個動作,左夢庚就知道他對氫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

為何皮囊的口子要朝上呢?

因為氫氣更輕,一旦開啟了皮囊,那麼氫氣一定會飄出來。

果然,當陳雙金開啟口子,然後把火摺子湊上去的時候,大家就看到皮囊的口子處,竟然冒出了蔚藍色的火苗,和一般見到的火焰完全不同。

最奇妙的是,這個火還不會蔓延,沒有燒到皮囊,而是徑直朝上的。

燒了大概有數十息的時間,火苗漸漸開始熄滅,說明皮囊裡的氣已經沒有了。

這一下,大傢伙終於確信,陳雙金真的沒有撒謊,他真的發現了一種新奇的氣體。

看著大傢伙議論紛紛的樣子,陳雙金得意洋洋,終於找回了場子。

左夢庚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問道:“那你知道這種氣是什麼嗎?”

陳雙金撓撓頭。

“好像是水。我上次存的那些氣,回過頭來,就變成了水。”

沒有人對他的這個說法發笑。

能在這裡工作的人,必然是接觸過基礎知識的。知道水和氣的大致關係,也知道空氣冷凝之後,會變成水。

所以陳雙金這麼說,是有依據的。

不過陽火旺卻懷疑道:“你說這玩意兒是水?那水咋點不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