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戰後的處理(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然來到左莊之後,慄家也沒有交過什麼稅。
但黃連珠就覺著,這個年輕的千座一定能夠成就大業。如果他將來做了皇帝,那這個免稅就是實打實的優惠了。
哦,對了,現在不是千座了,要叫參座。
“王向東,崇禎三年元月初一,於張八臺夜間宿營時分,發現東虜襲營。為保護全軍,毅然決然引爆隨身手雷,給全軍提供了及時的警報。特此,經山東新軍第一軍軍部核定,為一等功。現在,向烈士家屬致敬,送上一等戰功證書和匾額。”
這一戰,誕生了許多的英雄。
左夢庚很清楚英雄的作用和意義,所以在戰後統計戰功的時候,做了許多工作。
王向東家門口,政治部的軍官當著周圍鄰居的面,朗聲宣讀了王向東的功績。同時在鞭炮聲中,為王向東的家屬送上了戰功證明。
老實樸素了一輩子的農家人,接受這樣的榮譽時,當真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想到死去的兒子,一方面又是莫大的榮譽,歡喜和淚水交織,卻又讓心裡沉甸甸的滿足。
與此同時,相同的一幕也在左莊的所有地方上演著。
也讓普通的百姓們意識到了,原來英雄是那麼的近,又是那麼的光榮。
剛剛加入新軍的新兵,看到這一幕,內心受到的鼓舞更是強烈。也在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英雄。
三天後,在烈士陵園,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禮炮轟鳴,齊槍送別,又有九百多位烈士入駐了這裡。
全體官兵觀摩了這一幕,也接受了一場實實在在的教育。
妥善解決了犧牲將士的問題,回過頭來,還要面對傷殘軍人的安置。
有五百多名傷員,是沒有辦法重新歸隊的,也不再適合征戰沙場。
但他們同樣是做出了貢獻的人,左夢庚不想僅僅只是給予一次性的嘉獎,就將他們拋之腦後。
怎麼安置他們,也會成為今後通行全軍的慣例。
“腿斷了沒什麼,但不要自暴自棄。你們都在軍營裡接受了基礎教育,又有嚴格的軍事訓練做保障,即使回到家裡,也是有用之才。我把你們交給陳主事了,他會給你們安排工作。怎麼樣,有沒有信心做好?”
這些因傷退伍計程車兵,在左夢庚看來,也是不得了的人才。
最起碼他們能寫會算,就不是大字不識的老百姓能比的。
莊子上的人現在越來越多了,管理起來的難度也在增加。只靠陳芷一個人已經不行了,必須要增加行政管理人員。
原本左夢庚還在愁這件事,但這一批的退役士兵,卻成為了解題的答案。
足足有一百八十多位士兵歸入陳芷麾下,會成為左莊的基層管事。
說穿了,這些人又何嘗不是官員。
而且和大明的官員不同的是,這些人是真正下到基層去的,更加懂得最底層百姓的艱苦和問題。
將來走出來為政一方,不知道比大明那些只知道飽讀詩書、眼高於頂之輩強多少。
除了被左莊吸收了一百八十多名士兵外,剩餘的三百多人更是有去處。
那就是第二師。
雖然決定了優先完善第一師,將第二師當做新兵培育基地。
但新兵培養的好不好,也要看教導的人如何。
這些老兵當然就是最好的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