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欲求平等何所難!【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想了想,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難題我們都想到了,也知道這樣的難題不得不去面對和解決。但究竟該如何解決為妙,我們在這裡想的再多,也不過是閉門造車。我看不如這樣,這個課題暫時擱置。等我們回到了臨清後,召集更多的人來一個大討論,各方、各人都把自己的看法、觀點表達出來。理,不辨不清。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這樣的大事,需要我們更加慎重一些。”
眾人聽了,細細思量,發覺也只有這麼做更加穩妥。
從德州南下,臨清已然不遠。
剛剛結束對徐雅晴的戰鬥,左夢庚就讓傳令兵快馬揚鞭、大張旗鼓地先行,向全城的人報捷。
其實清水關之戰的邸報,臨清這邊早就收到了。
不過這一次如此做,還有一個深意在裡面。
“巨大的勝利喜悅,多多少少能夠衝散生離死別的痛苦,也能夠讓失去了親人的家屬們,心裡好受一些。”
後營雖然打了大勝仗,但足足犧牲了九百多人。
九百多個家庭因此要經歷失去親人的痛苦,如果不加以謀劃,這種痛快說不定會蔓延到全軍,從而讓大家產生厭戰、懼戰的情緒。
報捷,滿城歡慶的氣氛下,就是一種不錯的應對手段。
最起碼,當整個城市的所有人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負面情緒擴散。
左夢庚的成長也很快,已經有了應對這些事情的手段。
第二天下午,臨清的城池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八個月後,後營終於回來了。
這一天,臨清城幾乎是全員出動,擁擠城外,對後營的回來歡欣鼓舞。
原本後營只在左莊一角,主要成員也是外地來的流民,本地百姓對這支軍隊並沒有什麼感情。
可是後營北上之後創造的戰績,讓臨清的名號響徹天下。身為臨清人,不可能不為之產生自豪的情緒。
任何時代,人們以家鄉為榮的情懷都在。
隨後白蓮教起事,上萬大軍肆虐東昌。劉源清的臨清協覆滅,給臨清的上上下下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尤其是當白蓮亂賊直撲臨清城的時候,許多人都感受到了末日來襲的恐懼。
關鍵時候,是後營留在老家的預備役站了出來。
就在城外,一場大戰,打退了白蓮亂賊,保住了臨清的安寧和平。
到了這個時候,臨清本地百姓終於對後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一支可以保護桑梓的軍隊,自然會得到本地百姓的擁戴。
預備役都這麼強了,正兵又該強到什麼程度?
如今正兵回來了,挾著戰勝東虜的巨大勝利回來了,立刻激發了所有百姓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