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戰起(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逃跑,阿敏是認真的。
自從成為四大貝勒後,阿敏就對征戰不怎麼感興趣了。
當初他老子舒爾哈奇和努爾哈赤鬧掰,阿敏選擇了棄爹從伯,不但沒有被處死,還漸漸得到了努爾哈赤的信重。
後來,在努爾哈赤的眼中,他和親生的兒子一樣,備受寵愛。
正因如此,阿敏才能夠和努爾哈赤諸子的爭鋒不落下風,還擁有著極大的權勢。
阿敏的想法就是……
反正我是當不了大汗的,可我當年也是立了汗馬功勞的。大金能有今天,我居功至偉。所以我特殊一點,沒關係吧?
他這個想法呢,實際來論,還真的沒錯。
他投靠努爾哈赤,保證了建州女真的團結,讓努爾哈赤儲存了爭霸的基礎。
否則的話努爾哈赤別說征服海西女真了,能不能擺平建州女真內部都不一定呢。
可惜,阿敏碰到了野心勃勃的黃臺吉。
黃臺吉和努爾哈赤不一樣。
努爾哈赤只是覺得族人活不下去了,被大明欺負的厲害,所以要造反。
黃臺吉卻覺著當大汗還不夠。
他要做皇帝。
既然要做皇帝,那麼就該一言九鼎、天下景從。
弄個八大貝勒在旁邊指指點點的,算怎麼回事?
因此從登上大汗之位的第一天起,黃臺吉想的就是如何削弱八大貝勒,樹立自己獨一無二的威權。
他第一次盯上的目標,就是阿敏。
因為阿敏不是努爾哈赤的親兒子,自然在內部的人情關係上差了一些。
其次阿敏桀驁不馴,不將他這個大汗放在眼裡。尤其是徵朝鮮的時候,阿敏遲遲不歸的舉動讓黃臺吉很是緊張。
這樣的阿敏,實在太適合用來祭刀了。
當透過入寇大明為部族帶來巨大的利益,自己的聲望衝上巔峰後,黃臺吉就開始下手了。
回到瀋陽後,他立刻命令阿敏去關內接替阿巴泰等人,統籌戰事。
可大軍都被他帶回來了,僅僅給阿敏留下了五千多人,這明顯就是不懷好意。
阿敏自然看出來了,但無可奈何,當然更不想死。
阿敏覺著就算自己違抗命令,棄城逃跑,最多也就是被黃臺吉訓斥一頓罷了。
因此當灤州丟了之後,他立刻把遷安、遵化的人馬都叫了回來,連一刻都不願停,直接在永平屠城後北奔。
半路上,斥候狼狽衝來。
“稟貝勒爺,清水關有明軍。”
眾人大驚。
“清水關的明軍不是降了嘛,他們又叛變了?”
圖爾格疑惑問道。
後金的斥候就是專業,立刻把情況說了。
“不是原來守關的人,是新來的明軍。全部用的火器,還有大銃若干。”
那木泰憂心忡忡。
“明軍有多少人?”
斥候稟告了令眾人稍微心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