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李邦華(第3/3頁)
章節報錯
整體來說,已經打成了拉鋸戰。
祖大壽的防守做的不錯,力保山海關不失。後金進攻了幾次,全都受挫退回。
西線朝廷這邊也無力進取,只能幹看著東線打的火熱。
孫承宗依舊在通州整軍。
這老頭對戰爭的看法從來沒變過,手裡頭的軍隊不練的強大了絕不出兵。
崇禎幾次催促,孫承宗都不為所動。
很明顯,他是將祖大壽當成第二個毛文龍了。
指望祖大壽在那邊拼死力戰,拖住後金,給他爭取時間。
這段時日各路勤王大軍陸續到來,孫承宗手頭的兵力越來越多,反攻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崇禎卻很惱火,只以為孫承宗怯敵避戰。
唯獨黃臺吉感受到了壓力和危機,已經開始謀劃退軍了。
同一時間,朝堂裡也有了新變化。
老狐狸韓爌在見到了錢龍錫的窘境之後,察覺到不宜久留,立刻給崇禎上書請辭。
崇禎見他這麼會來事,立刻就答應了下來,還賞賜了東西。
韓爌生怕多生事端,賞賜也沒要,輕車簡從,一路回山西蒲州去了。
同一時間,也有一個人離開了京師,準備回鄉。
到通州的時候,見到孫承宗和侯恂。當真是老友相見,淚灑滿襟。
此人就是原來的天津巡撫李邦華,當年的遼東鐵三角之一。
“方今朝廷,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實非施展之地。我便去了,閣老獨扛時艱,萬望珍重。”
孫承宗頓足不已。
“孟暗之才,老夫盡知。陛下豈可棄賢於野啊?”
李邦華搖搖頭,去意已決。
對這個朝廷,他是失望透頂了。
就說剛剛過去的京師保衛戰吧。
當後金打過來的時候,李邦華就做了多手準備。他深知,要想守住京師,不能只躲在城裡。
於是先後往通州、薊州各派了數千援軍。
要不是他把曹鳴雷所部的兩千人派去,袁崇煥連薊州都守不住。而侯恂更是靠著他給的三千兵馬,一天之內搬空了張家灣。
李邦華不僅主動派兵,還親自帶兵出城,準備和京師形成掎角之勢,互為奧援。
結果朝廷來了命令,讓他回城……
這下好了,大軍全部縮在城裡,哨探都派不出去,內外徹底斷絕。
崇禎更是聽信了襄城伯李守錡的讒言,剝奪了李邦華的權力。
滿桂在德勝門作戰的時候,被城上的大炮打傷了自家人,結果有人把這件事算在了李邦華的頭上。
李邦華因此而被罷職,揹負了不該有的罪名。
再一想想袁崇煥的遭遇,李邦華當真是心灰意冷,走的無比堅決。
而對於李邦華的才能,侯恂再是清楚不過。
他想了想,對李邦華建議道:“李尚書如今脫離桎梏,悠遊山林,不妨先到臨清去看一看,或許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