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合營(第1/3頁)
章節報錯
“各位前輩應當看到了,晚輩的這個莊子,田地有限。即使全部用來種植新作物,也不可能有多少。再者,以土豆、玉米搶米、麥之田,殊為不智。該當如何籌措,還需與各位前輩商討。”
左夢庚開門見山,把話題引出來了。
玉米和土豆的產量和用途,大家都已經見到了。
誰都明白,這是好糧食。
雖然還不能和大麥、小麥相比,但只要能夠活人性命,還能奢求更多嗎?
柳一元聽出了一些意思。
“千座,難道這玉米和土豆,還能不佔良田?”
聰明人就是省事。
“玉米和土豆以良田種植,自然產量更高。但如今糧價騰貴,以此來搶佔良田,並不划算。而和大麥、小麥等比起來,玉米、土豆的種植條件並不苛刻。即使差一些的田地、土埂、山坡等處,也能種植。雖然產量無法和良田相比,但多收穫一分便是一分。各位前輩,是不是這個道理?”
路珣撫須點頭。
“沒錯。左賢侄這話說的好,如今糧食金貴,許多人都沒有吃的。守著爛地也種不出莊稼,只能餓死。如果能以壞地收穫幾分玉米、土豆,那便是天大的功德。”
張宗桓也有想法。
“不僅如此。雖說土豆、玉米不須搶佔良田,可我們各家田畝眾多,拿出一部分出來種植,既能不減少米麥的收成,又能收穫更多糧食,豈不是一舉兩得?”
顯然,沒有誰怕自家的糧食收穫多了。
雖然玉米、土豆沒法用來給朝廷交稅,但用來食用、售賣,還是沒問題的。
左夢庚透露了一個更好的情況。
“各位前輩有所不知,其實這玉米是可以和小麥輪種的。也就是說,種一茬小麥,接著種一茬玉米,再接著種小麥,可以實現兩年三收。”
這一下不得了,連瞿式耜都被驚到了。
“賢侄此言當真?”
如今山東的農業種植,基本上以大麥和小麥為主。大麥的收穫季節為五月,而小麥則為夏至之後。
因為距離下一輪的下種時間十月不遠,所以只能補種一些紅小豆之類的速生作物。
可紅小豆產量有限,也不能一直作為主糧使用,可以說差強人意。
如果按照左夢庚所言,輪種玉米的話可以實現兩年三收,那對於產量的提升意義可就太大了。
畢竟玉米大傢伙已經吃過了,這玩意兒是可以作為主糧的。
本來兩年只能收穫兩次主糧的田地,現在可以收穫三次,誰都明白其中的意義。
左夢庚當然不是在騙人,因為後世山東的農業種植就是這樣的。
“玉米的成長週期大約為三個多月,緊接著小麥的收穫下種,到了十月便可收穫。如此,再接著種植小麥,完全不耽擱。”
其實如今的農時還是有所改變的,但問題並不大。
因為山東種植的小麥為冬小麥,無論如何都要越冬。如此一來,種植的時間略晚一些,影響並不大。
得知玉米可以和小麥輪種,在座的人全都無法矜持了。
不過此事因左夢庚而起,誰都明白,他不會無的放矢。
張宗桓的關係擺在那裡,自然不需婉轉。
“賢侄有何章程,不妨說出來讓我們大家參詳參詳。”
左夢庚得了臺階,便道:“晚輩研究過,從莊子外的那條小河一路向南,周邊大約十萬畝地,都是各家的。地雖不錯,然各家各戶分散經營,所產糧食,恐怕也只夠各家吃用。不如咱們聯合起來,進行集約種植、集約生產。晚輩出種子、出人力,各家出土地,以土地為股本,成立私營農場,利潤以農場所得來支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