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是貪戀權位的人嗎?

從他在崇禎年間的作為來看,顯然不是。

說起劉宗周和崇禎的關係,也很有趣。

這對君臣,頗像戀情中的男女。

崇禎剛剛即位,清除了閹黨,放眼四顧,發現需要幫手,於是召回了劉宗周。

劉宗周以為自己終於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興沖沖地到了京師,給崇禎說了一堆道理。

結果崇禎一聽,非常不合自己心意,便不高興。

劉宗周一看,你居然不聽我話。

那我走。

隨後崇禎撞了一頭包,又想起了劉宗周,再將他召了回來。

劉宗周尋思,這回你該聽我的吧?

於是又說了一大堆建議。

崇禎一聽,又不高興。

劉宗周,“我再走。”

崇禎再次撞了一頭包,痛定思痛,又召回了劉宗周。

俗話說,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

劉宗周想,現在皇帝你該知道誰是對的吧?

於是火力全開,建議說了許許多多。

可崇禎一聽,又不高興了。

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不聽!

劉宗周也火了。

你不聽你把我找回來幹嘛?

我真的走了。

整個崇禎年間,這對君臣就這麼來來回回數次。

每次劉宗周興匆匆地回來,覺著有了用武之地。結果卻碰到了耍小性的君主,讓他發現只不過是一廂情願。

一直到崇禎在歪脖子樹上吊死了,劉宗周也沒有哪怕一次,在朝中實現自己的抱負。

當然,在懂行的人眼中都明白,劉宗周的抱負就不可能實現。

因為沒有哪個帝王會甘願放棄手中的權力。

正是基於這個認知,左夢庚才提出了勸告。

可劉宗周到底還是士大夫,沒那麼容易拋棄自己的堅持。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只要老夫尚在朝廷一天,便不可能放棄。總不能看著朝政敗壞,萬民哀嚎,卻無動於衷。”

左夢庚無奈,嘆道:“念臺公,朝廷是朝廷,百姓是百姓。當朝廷虐待百姓如羔羊時,又何必眷戀不去呢?重還百姓一片青天,不是更好嗎?”

劉宗周只是搖頭,但看的出來,他很掙扎。

“你有你的道,我也有我的道。原本我以為,你的道大錯特錯。但是現在看來,你的道未嘗不是一個辦法。可究竟誰的道更好,咱們何不對比一番呢?”

左夢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