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那麼多流民,經過這個流程,就還剩下三千多。

接下來就是身體測試。

這年頭也沒有什麼醫學手段,自然不能做全方位的檢查。

想要知道一個人健康不健康,唯一的辦法就是體力測試。

三千來人繞著碼頭空地一圈一圈地奔跑,弄的塵土飛揚。跑不滿十圈的,自然就被淘汰。

這個流程下,有三百多人被刷掉了。

之後是舉石鎖、測視力等進一步的考核,最終全都透過者還是超過了三千人。

這一下,黃宗羲等人都犯難了。

“還得進一步選拔,才能得到咱們想要的兵啊。”

左夢庚卻不這麼看。

“這些都很不錯呀,為何還要再選拔?”

左榮以為他疏忽了,不得不提醒道:“少爺,按制,一營兵馬人數……”

沒等他說完,左夢庚噹啷來了一句。

“我一營有八個局怎麼了?”

他李雲龍……

“八……八個局?”

眾人全都懵了。

明代軍制,最基礎的單位是隊。

每隊十二人,設隊長一名;三隊為一旗,設一旗總,也就是常說的小旗官;三旗為一司,設一百總;三司則為一局,設把總一名。

最後,三局合為一營,統率軍官為千總。

左夢庚張口就是一營八個局,完全無視了當下軍制。

可大傢伙仔細琢磨琢磨,突然發覺,好像還真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後營雖然名義上是屬於臨清協的,可參將劉源清根本管不著。

上面又有瞿式耜、張繼孟罩著,別說一個營八個局了,就算是十八個局,那還不是左夢庚一句話的事兒?

而且增加到八個局,也就意味著兵多了。

哪個統兵將領,不希望麾下多多益善呢?

再說了,兵一多,也就意味著軍官的位置多了。

他們這些人,豈不是人人有官做?

想明白了這些,再沒有人提出異議,全都默許了。

柳一元倒是提了一個現實的問題。

“這些流民都將咱們當成了主心骨,如果只取三千人,剩下的那兩千多人怎麼辦?”

左夢庚卻早有籌謀。

“那兩千多人也浪費不了,我有大用。先等等,我去尋了兵憲,將兵額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