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倒是很坦然。

“這一點是我疏忽了,多虧你們拾遺補缺。”

軍人就是這點好,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從不打馬虎眼。

他誠懇認錯,反倒是讓大家不適應。但心裡又很受用,發覺跟著這麼一個領袖,真的挺痛快的。

左夢庚既然察覺到了問題,立刻開誠佈公。

“那都說說,頭盔的樣式,咱們需要保留原樣嗎?”

這方面上過戰場的左榮更有發言權。

“咱們後營要走全火器的路子,即使有肉搏戰,也必定不多,所以頭盔上不需花費太多心思。帽盔就可,常時戴兵笠。”

帽盔,其實就是飛碟盔。

這是從蒙古延襲而來,被明朝加以改進,是明軍頭盔中的一種。

當然了,這是給將軍用的,普通士兵哪配?

要想給普通士兵使用,那就得改進。

“那就採用帽盔,去掉沒必要的紋飾和紅纓。回頭我和鐵匠那邊琢磨一番,看看能否一次澆模成型。”

左夢庚覺著應該能夠做到。

讓鐵匠事先做出模子,然後將熟鐵汁倒入,這樣就能得到一次成型的帽盔。

雖然粗糙了些,但給普通士兵用,總比沒有頭盔要好。

他還想到了別的。

“平常用的兵笠,也要仔細琢磨,最好能夠和帽盔契合。這樣一來,戰時士兵可以將帽盔戴在兵笠外,也就不用特意給帽盔弄內襯了。”

帽盔是鐵鑄的,沉重不說,表面和頭皮摩擦,誰也受不了。所以頭盔裡面都需要有內襯,可以保護腦袋。

可增加內襯,就等於增加成本。

左夢庚打算把兵笠和帽盔統一考慮。

不打仗時,士兵帶著兵笠就行。一旦戰時,直接拿起帽盔扣在兵笠上,省時省事。

這個主意令大家拍案叫絕。

左夢庚想了想,將此事交給了左代負責。

既然手底下人才不多,那麼就得培養。

現在還只是一營,將來軍隊規模擴大,總不能事事都靠他親力親為。

左代領命,自去琢磨了。

當下對左夢庚最重要的,就是財源的開拓。

軍隊的影子還沒有呢,從馮員外那裡劫來的財富就用去三分之一了。

而想要打造財源,玻璃就被左夢庚給予厚望。

要想造出玻璃,就得弄出耐高溫的爐子。

楊貴那邊,磚窯已經快要壘好,烘乾之後,就要開始燒製耐火磚。

時間不等人,左夢庚回到家中,找到了左羨梅。

“妹妹,哥哥這裡有件事需要你幫忙。”

左羨梅知道左夢庚在外面忙著大事,不明白有何事需要她幫忙。

可被人需要的感覺真好,左羨梅立刻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