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夢庚卻在繼續。

“各位大人可能覺著,人手好辦。其實不然。臨清雖然百姓眾多,可各司其業,日夜奔波。貿然找來勞作,只怕各行各業都要受到影響。”

重修碼頭的勞動力何來?

百姓徭役罷了。

雖然如今是初冬,百姓農閒,似乎找來服徭役沒什麼不妥。

然而臨清此地,靠種地而活的人僅僅只是少數。

作為一個人口百萬的大城,又是商貿中心,許多百姓都是圍繞著商貿生活的。

一旦讓這些人來服役,則許多行業立時停擺,損失絕對不小。

在座的這些官員,除了張振秀和張宗孟外,其餘的都是外地來的,時日尚短,對臨清的情況並不瞭解。

一聽他的分析,紛紛變色,才發現差點又釀成大禍。

百萬人口的大城要是停擺,只怕又是一個京師之亂。

到時候運河沒有疏通,臨清又紛亂四起,他們真的就是罪責難逃了。

“不過如今卻有個機會。城外聚集的流民怕有萬餘之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每日凍斃、飢餓而死者,不知凡幾。倘若好好利用的話,可以兩權其便。”

聽到左夢庚的主意是利用流民,不少人都默默點頭,覺著這個辦法好。

流民本來就衣食無著,無所事事,組織起來幹活,既能減少本地負擔,也能避免生亂,確實是一舉兩得的好主意。

瞿式耜卻不這麼認為。

“就算是召集流民勞作,可也得給他們吃飯。說到底,還要著落到錢糧上來。此事不解決,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眾人點頭稱是。

不管做什麼,錢糧是基礎。

沒有這個,就招不到人、開不得工。

左夢庚卻不認為這個有多難,就看在座的人膽識如何了。

“其實,要想籌措到錢糧也不難。就是不知各位大人可敢開先河、立新規?還有,朝廷反應如何?”

見左夢庚面對諸多大佬侃侃而談,毫不怯場,最欣慰者莫過於劉宗周。

他原本以為這個少年只是長於文思,今日卻又見識到了他善於做事的一面。

“你有什麼謀劃,速速道來。如果可行,記你一功。”

左夢庚得到吩咐,也不藏著掖著了。

“臨清乃富饒之地,此話沒錯。本地之財富,用來疏通運河、修繕碼頭,綽綽有餘。最為難處,就是如何將這些財富挖掘出來,用之以道。”

別人還未如何,張振秀先急了。

張家乃是臨清大族,要是往外掏錢的話,張家首當其衝。

他看向左夢庚的眼神很是不滿,怎麼胳膊肘還往外拐呢?

“無緣無故,便令士紳、鄉老掏錢,此乃取禍之道也。”

他卻誤會左夢庚了。

“張叔叔莫急,小侄還未說完。”

他乾脆站起來,邊走邊說。這樣一來,大家不想看他都不成了。

真正地成為了場中焦點。

“無緣無故讓鄉親們掏錢,這沒道理,也會被人戳脊梁骨。可如果這不是白白掏錢,而是一筆投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