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明知儒學之國,錯謬百出卻不改正,這便是不肯低頭認錯。他們以為是借了儒學的殼子,殊不知思想凝結人心,宣揚什麼,更內裡的東西便會是什麼。”

後世許多人在討論古代政治的時候,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做科普。

什麼別看儒學是正統啊,執政的人都知道儒學治國不行,實際上執行的都是法家的理念啊之類的,以此來給封建士大夫洗白。

殊不知,儒家倫理遍佈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後,又怎麼會讓法家的治國理念成功。

否則的話,大禮儀之爭,楊廷和為何會輸?

還不是天地君親師那一套綁在脖子上,讓治國者喘不過氣來。

徐若琳飽受衝擊,但思維的界限也在這樣的衝擊下不斷開放,愈發覺得左夢庚不俗。

“左夢庚,你說這大明真的要亡了嗎?”

左夢庚反問道:“你覺著還有救嗎?”

徐若琳卻問了一個突然的問題。

“如果大明亡了,你我這等小民,該會如何?”

左夢庚寬慰道:“亡的是他朱家江山,又不是天下。天下人該怎麼活還會怎麼活,換個皇帝罷了。”

徐若琳細細品味,發覺他說的很有道理。

“那你覺著,將來誰能成為新皇帝?”

“我。”

徐若琳猛然抬頭,看著無比認真的左夢庚,啞然失笑。

“吹牛。”

左夢庚不服氣了。

“為何說我吹牛?”

徐若琳羞他。

“你憑什麼坐江山、當皇帝?”

左夢庚理所當然反擊。

“我為什麼就不能坐江山、當皇帝?”

這個反問把徐若琳弄楞了。

是啊,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為何那麼篤定左夢庚就不行呢?

她給自己找著理由。

“凡開國之君,必定是絕世英豪,擁有天人之姿,大異於常人呢。”

左夢庚雙手抱懷,笑的更為歡暢。

“我就不能是大豪傑、大英雄嗎?”

“你……”

徐若琳本能地想要嘲笑他,可腦海裡浮現出左夢庚那些搏殺的畫面。不知為何,心底總有一個聲音在告訴她,大英雄誠哉如是。

這個認知讓徐若琳慌了,訥訥說不出話來。

左夢庚坐了好一會兒,才從徐若琳的屋裡出來,迎面碰上了來找他的左富。

“少爺,那個錦衣衛的百戶醒了,他想見你。”

錦衣衛官船上的那個百戶,本來身受重傷,難逃一死。左夢庚的突然殺出,讓他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