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想了想,也知道這是應有之意,便道:“那麼就讓左良玉官復原職,去保定擔任都司吧。”

也只能這樣了。

但臨清的困難卻沒有完事。

錢龍錫再次出來,說的話令崇禎很不高興。

“陛下,臨清河道阻塞,鈔關損毀,疏通修整必定耗費人力物力。臣懇請發內庫銀,以供當地運作。”

崇禎陰著一張臉,對錢龍錫意見很大。

該死的傢伙,總是惦記朕的銀子。

“朕素聞臨清富足,乃膏腴之地。修繕碼頭、疏通河道,可令官員籌挪兩便,無須通稟。”

只要不讓朕掏銀子,怎麼都成。

請崇禎發內庫銀被否了,錢龍錫並不氣餒,趁勢道:“陛下,臨清鈔關本為戶部所轄,後由內廷遣人署理。如今馮綸伏誅,鈔關群龍無首,主事人究竟出於戶部,還是內廷,還請陛下獨斷。”

此言一出,堂下無數雙眼睛登時亮了起來。

那可是臨清鈔關啊!

天下五大鈔關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倉的美譽。

臨清鈔關的油水有多大呢……

萬曆年間,臨清鈔關所收稅銀,佔全國關稅的四分之一,是山東省全年稅收的十倍。

正因為如此肥沃,天啟年間,閹黨派遣了稅監,將此地佔據。

現如今閹黨完蛋了,臨清鈔關是迴歸戶部名下,還是內廷繼續派人佔著,一下子成為了焦點。

錢龍錫選的節點非常好。

他剛剛要求崇禎發內庫銀,幫臨清疏通河道,卻被崇禎否了。

那好,讓你掏錢你不幹,天下第一肥缺的臨清鈔關你放不放手?

有那麼一瞬間,崇禎的心裡都在滴血。再看向錢龍錫時,當真是目光如刀。

奈何他中了套,無計可施。

他登基初始,靠著清算閹黨搏得了明君美譽,天下仰望,因此而鞏固了君權。

假如此時再派出內宦把持關稅,豈不是和先帝一樣了?

更別說才剛剛下旨,召回各處鎮守、稅監、礦監。

不能自己打自己臉呢。

努力營造的聖君形象一旦崩塌,後果不敢想象。

兩相比較,崇禎只能無奈接受現實。

“著戶部挑選得力官員,重整鈔關,不得耽擱稅銀徵收。”

戶部尚書畢自嚴當真是老淚縱橫,喜極而泣。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