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奇就奇在,崇禎既然清算了閹黨,為何留下了這些人?

還屢次給內閣成員找麻煩?

帝王心思,不言而喻。

左夢庚語重心長。

“那個馮綸雖為奸逆,可有句話說的沒錯。皇帝始終是皇帝,指望皇帝放棄到手的權力,那是痴心妄想。”

他指了指劉宗周的奏疏。

“晚輩和老大人打個賭,這個奏疏呈遞上去,那位皇帝陛下怕只會嗤鼻一笑,束之高閣,半個字也不會聽進去。”

劉宗周沉默了。

他的官途雖然不是多麼的亮眼,也沒有什麼施政才能。可是能夠成為大家,自然有一定的判斷力。

本心告訴他,左夢庚說的一點都沒錯,可又有那麼一絲僥倖。

尤其是崇禎登基後對閹黨的清算,讓他覺著這個帝王或許會有不同。

這就是封建士大夫和開明思想家的混合體,還沒有蛻變時的表現。

“你年紀輕輕,才智、見識均為上等,未來只怕不可限量。但須知謹言慎行,以免惹禍上身。”

左夢庚果然不說了。

一切都還早,尤其是在事實沒有發生前,他說的再多,東林黨這些人也不會清醒。

左右不過兩年時間就能見分曉,他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想了想,他轉移了話題。

“老大人,晚輩近日寫了一份書稿,徐玄扈公府上千金看過,頗為欣賞。老大人乃是文事宗師,不知可否斧正一二。”

既然要在東林黨身上下功夫,劉宗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此君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建樹,但是在思想、文學上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史書記載,他北上京師時,一路上講學,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擁躉如過江之鯽。

如果能夠將這等大賢拉到自己的陣營來,等於憑空多了無數的支持者。

聽到左夢庚居然做了文章,劉宗周哈哈大笑。

“你這舞刀弄槍的手也能行文?”

不過想到左夢庚剛才那字字珠璣的言論,又覺著這個年輕人或許真有什麼文采。

“速去拿來,老夫幫你潤色一番。”

左夢庚大喜,忙去了。

劉宗周搖頭失笑,提筆打算繼續書寫奏摺。

可不知為何,再看紙上文字,總覺得心煩意亂,竟思緒斷絕,無以為繼。

左夢庚去的快,回來的也快,恭恭敬敬地將文稿遞給劉宗周。

劉宗周一看,便道:“這是若琳那丫頭寫的吧?”

左夢庚奇道:“老大人認識她?”

劉宗周失笑。

“老夫在江浙,徐玄扈在松江府,往來頗多。”

天啟年間,因為宦官專政,大批官員罷官賦閒歸家。江南之地的官員文人們無所事事,自然來往交流就多了。

劉宗周因此和徐光啟有了交情,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