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刑訊(第1/3頁)
章節報錯
“人在哪裡?”
“藏在外城。”
“能出城?”
“少爺有所不知,如今這城防啊,形同虛設。想出去,有的是辦法。”
左夢庚將筆墨紙硯收拾了,跟在左富身後,從後院爬牆出了左府。
臨清城的佈局,和所有的城市都格外不同。
這裡本來只是一個縣,建有磚城。但後來成為交通要衢,日益繁盛,升格為了州治。
人口更是膨脹到了百萬,小小的磚城早已容納不下那麼多的人居住。
於是在磚城的外面,又建了羅城。
到如今,即使是羅城也不夠居住了,更多的居民乾脆是住在城外的。
這也是歷朝歷代的慣性,只要承平日久,城牆就會成為障礙。
現如今的磚城,已經成為了達官貴人、富商大豪的居住地,普通居民都遷到羅城和城外。
會通河從磚城南面流過,在西南角和衛河交匯。
不過為了鈔關收稅需要,官府又在南水門關處挖了一條水道。
這條水道不同於流向西北的衛河,而是東北流向,在磚城南門外和會通河相通。
如此一來,衛河、會通河就在羅城裡形成了一片三角形的小島。
這裡又叫臨清土城。
臨清鈔關,就在這個島上。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給運河上行經的船隻分流。
否則南下北上的船隻太多,很容易造成堵塞。
分流之後,北上的船隻走衛河河道,筆直通關;南下的船在過了北橋口關後,拐入會通河,從鈔關衙門前透過,在南水門關進入衛河。
可以說,羅城才是整個臨清的經濟、生活中心,熱鬧無比。
繁忙的交通還造成了臨清沒有夜禁,鈔關碼頭附近的倉儲徹夜不停忙碌,數以萬計的裝卸工人將各種貨物裝船、卸下,必須趕在天明之前運走。
這種繁榮之下,城池的進出就成為了迫切的難題。
磚城和羅城都是進出隨意的,但是要想去城外,還是必須要透過城防。
可大量的工人都在城外居住,為了進出方便,本地誕生了一門神秘的行當。
“少爺,咱們走如意門。”
左夢庚不懂。
“什麼是如意門?”
左富對這些三教九流的,居然門清。
“進出如意,生死莫問。”
兩人路過燈火通明的鈔關碼頭,兩旁的絲竹靡靡之音充耳不聞,很快拐入了一條僻靜的巷道。
進去不遠,旁邊黑影裡閃過個人來。
“好朋友求財還是問路?”
左富隨手扔過去一塊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