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學生會副主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晚上好,首先感謝學生會的同學們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讓我有幸來參加這次競選。”
一通客氣話後,阮佩玲迅速切入了正題。
“很多人問我,在你心中,學生會是什麼樣子的,我會說,學生會之所以叫學生會,因為這是屬於我們學生的組織,學生會應該要在全校學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每當學校組織什麼活動時,才能看到學生會的影子……”
阮佩玲見識過程麥香的演講,這次也完全照搬了她上次的模式,脫稿演講,侃侃而談,彷彿她是在跟別人講述她的一個夢想。
這個夢想是程麥香替她構建,而兩人一起把內容充實起來的。
在這個夢想裡,學生會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測的組織,而應該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
“在這個框架下,學校有校級學生會,院裡有系學生會,班裡有學生會的聯絡點,上下聯動,讓每一個同學在有困難的時候,學生會可以及時幫助我們的同學,協助老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按照兩個人的設計,每一級的學生會里都設定了許多小組織,各司其職,分別負責宣傳、組織和學習,再從這些小組織中挑選精幹的人來組成困難扶助人員。
按照兩人的設想,學生會的作用簡直大了不知多少,不像現在只是一個浮在學生上層的組織,而是深深紮根到廣大師生中,成為了一個極為具體的組織。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樣學生會自然也應該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這幾句話,是程麥香特意給她的演講稿中加上的,就是想讓她們的構想更具有理論支援,而且這些工農兵大學生比起新入學的學生,更加認可這些理論,有了這些,更能讓他們滿意。
果然,陶志雲臉色柔和,衝著臺上的阮佩玲一直微笑。
“過去,校學生會在各位成員的努力下,已經有了很大的成績,如果能在未來把學生會紮根到每一個學生身邊,那會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如果我能有幸成為學生會的一員,我願意能盡我所能,讓學生會發展壯大,成為全校學生的依靠。謝謝大家!”
阮佩玲低頭深深鞠了一躬。
臺下很多人被阮佩玲描繪的美好遠景所吸引,不知不覺中竟然到了時間,都微微一愣。
突然,臺下響起了一陣掌聲,跟著掌聲似乎有了傳染力,不出片刻就響徹了整個禮堂,很多人都大聲叫好。
這麼多年來,還是頭一次有人給學生會提出了這種模式,儘管只是個初步構想,可也著實讓人覺得眼前煥然一新。
阮佩玲剛下臺,就被陶志雲攔住了,跟她交談了一下,從陶志雲面上的笑容來看,他似乎很滿意她的發言。
程麥香這次故意讓阮佩玲用夢想的字眼掩蓋了改革,儘管在新生看來,這也是個不小的變革,但是在言辭間卻更能讓工農兵大學生接受。
更重要的是,阮佩玲的方案裡,並沒有真正觸及現有學生會成員利益的話語,反而會讓學生會成為一個更有影響力的組織,納入更多的成員,這自然是陶志雲喜聞樂見的。
而學校自然也滿意,畢竟按照她的設定,會有更多的學生進入學生會,必然會稀釋原本成員的許可權,更好地改革這個陳舊的組織。
好容易陶志雲跟阮佩玲談完,幾個院系領導也都交頭接耳,似乎在討論著方案的可實施性,看起來,阮佩玲的演講確實對他們觸動很大。
等到阮佩玲回到座位上時,整個禮堂的人都在嗡嗡嗡地議論個不停,大家都在討論著她剛才說的那些設想,幾乎都忘記了她也只是一個競選者,更忘記了競選還沒有結束。
主持競選的學生會幹事不得不大聲宣佈,最後由樂月麗上臺演講。
可是經歷了阮佩玲方才那麼精彩的一番演講以後,觀眾的標準一下子被人為拔高了很多,都期待有更加亮眼的方案能出現。
可惜樂月麗的演講並沒有滿足他們的期待,她也提到了改革,可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案都老套的很,多數時間都是在表決心喊口號,許多人只聽了一會兒,便失去了興趣。
十五個人的演講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