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進了臘月。

那天程麥香跟林嘉餘提起兩人的婚事後,林清菀又驚又喜,連著三天,她沒去雙水村,幫著林嘉餘準備去程家提親的聘禮。

這個年代,民間最好的結婚禮物莫過於三轉一響,也是每個家庭都夢想擁有的四件家庭用品,分別是收音機、腳踏車、縫紉機和手錶,這也是這個時代老百姓所能擁有的最高的財富。

林嘉餘自然也不會免俗,儘管程麥香一再跟她強調,她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可林嘉餘想讓小媳婦風風光光地從村裡嫁出去,所以儘管他已經給雙水村製衣坊送過一臺縫紉機,也給小媳婦在廣市買過一塊手錶,可這四大件的聘禮,他硬是又重新買了一遍。

當嶄新的鳳凰牌縫紉機、飛鴿牌腳踏車、紅星牌收音機和海市牌手錶送到雙水村時,幾乎轟動了整個雙水村。

這麼多年,還沒幾個從村裡嫁出去的姑娘能有這麼體面的聘禮呢,程麥香真是個有福氣的姑娘,不但是東省文科狀元,考上了省城大學,連自己挑的人家,都是這麼有本事的。

村裡有女兒的人家,都把程麥香當作了榜樣,天天拿著她教育自家的孩子要努力上進,而且原本覺得女兒讀書白費的家庭也漸漸轉變了觀念,開始願意送孩子去讀書。

程麥香沒有興趣理會村裡人或羨慕或嫉妒的言語,她有更重要的事忙碌。

經過兩家人的商量,程麥香和林嘉餘的婚事定在了來年的正月十八,因為林家並沒有長輩,所以林嘉餘和林清菀一致同意,婚禮在雙水村辦,儘管婚禮的大部分籌備由林清菀和程大嫂包攬了,可很多事還是要程麥香點頭。

另外,眼看就要過年了,程麥香和程母正忙著核算雙水村一年來的收益,忙著給製衣坊的員工發工資獎金福利。

自從廣市制衣坊跟程麥香這邊重新簽訂了分紅合同,嘉香品牌的服裝銷往港城後,也在港城賣的不錯,雖然論銷量只擠進了港城服裝品牌的前十五名,可港城人的消費水平遠不是內地這邊能比的。

不光如此,秦母在商業運作上很有一套,利用內地成本便宜,嘉香品牌的服裝又新穎,成功地透過秦氏集團把服裝賣到了其他國家,因為當地消費者反映不錯,訂單需求很大,廣市制衣廠幾乎快滿足不了秦氏集團的需求了。

因為服裝銷售國內國外同時在走,從五月開始,製衣坊光憑著分紅,就源源不斷地收錢,比起單純的在縣供銷社上架售賣,不知道多賺了多少,也讓程麥香有了更大的想法。

“老姑,老姑,從港城寄來的禮物,我和瀅瀅給你帶回來了。”

蕎麥和瀅瀅手牽手從屋外跑了進來,身後跟著林清菀和衛凌誠,兩人每人抱著兩個大箱子,艱難地走了進來。

程麥香見狀,趕緊把林清菀手中的箱子接了過來,放在堂屋的地上。

“麻煩姐姐姐夫了。”

這一年來,衛凌誠幾乎每週都按時陪林清菀來雙水村,來到程家就搶著幹活,對幾個孩子更是好的沒話說,今年暑假,他竟然開車帶著兩個孩子和林清菀去了相鄰地市玩了一遍,讓兩個孩子提起來就說不出的興奮。

如今,林清菀已經漸漸接受他,瀅瀅也能跟他說說悄悄話,而林嘉餘儘管仍然不待見他,可到底不會再當眾給他臉色瞧了。

“客氣什麼,程阿姨整天照顧瀅瀅,我替他做點活不是應該的嘛,不過話說回來,你們的這個合作伙伴倒是真不錯,每逢過節就給你們寄來一堆港城特色點心,真的是有心了。”

說起來,秦母倒真是個聰明人,她知道如果把東西寄給林嘉餘,十有八九是會退回去的,於是她就以集團的名義,跟合作伙伴贈送禮物,而且每次郵遞單上的收件人寫的都是雙水村製衣坊負責人,是以每次都要程母從大隊這邊開介紹信,到縣郵局去領,後來林清菀也跟她一道去。

本來這個年代,從港城寄來的郵包就少,而林文縣又是個小地方,這種郵包就更是鳳毛麟角,郵局的工作人員很快就記住了她倆,後來程母沒空,林清菀單獨去取,郵局的工作人員也照樣會給。

程麥香撕開箱子上封得整整齊齊的膠帶,開啟了箱子,不出意料,又是港城的特色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