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麥香想得不錯,雙水村製衣坊的事,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在不過一天的時間裡傳遍了整個林文高中。

不管在那個時代,女生愛美都是天性,縱使社會束縛得再嚴,也會有人私下搞些擦邊的名堂。

再加上過了最嚴的十年,社會風氣明顯開明瞭起來,更讓許多愛美經濟又有餘力的女性大膽追求起時髦來。

這也要感謝馮豔那張大嘴巴,替程麥香做了許多宣傳,等到週末放假的時候,程麥香已經接到了十五身衣服和將近三十條手帕的訂單,大部分都是學生,甚至還有兩個教音樂和美術的年輕女老師的。

週末程麥香回了趟家,從成衣倉庫裡認認真真挑了十五身剛剛做好的衣服,又選了三十條花色各異的帕子,包了起來。

“嚯,咱們麥子就是有本事,這才上學一個星期,就又拉了這麼多單子,這樣下去,製衣坊不紅火都不行了。”

劉嬸子看著程麥香鼓鼓囊囊的揹包,滿臉皺紋的臉上笑的簡直成了一朵花。

其餘的嬸子大娘都隨聲附和,程母也極為高興,現在縣供銷社對製衣坊做出的衣服很滿意,上次她去供銷社買布料時,正好撞上了吳經理,吳經理對製衣坊大加誇獎,還催著製衣坊趕緊把做好的衣服拿來上櫃。

因為製衣坊生意紅火,原本每週是有一天假的,可這些勞碌慣了的嬸子大娘們,全都自動取消了休假,週末繼續來製衣坊工作。

眾人都有相同的想法,畢竟每做一件衣服就有提成,歇著又沒人給錢,莊戶人家每天做活是本分,何必去學那些城裡的工人。

程麥香拿她們沒轍,只得又修改了制度。

每週一天休假制度不變,如果當週因故沒休,假期可以累積,一次性多休,到了年底還有剩餘,按照製衣坊當年的盈利,給予一定獎金獎勵。

這個制度一出,製衣坊再次沸騰,眾人更加不願休假了,畢竟不休息就能有獎勵,這麼多年鄉下可從來沒有先例。

如今的製衣坊,早就成了村裡人眼中的香餑餑,許多人擠破了腦袋也想在其中謀個事做,程麥青被人求得沒法,只得推脫大隊不管制衣坊的事,只是拿年終分紅,把人推給了程母。

好在程母臉硬,這才把人拒了下來。

程麥香見眾人都生產熱情高漲,也想再給她們加一把火,笑著說,“各位嬸子大娘,還有一個好訊息呢,製衣坊今天發工資,你們可以領上個月的工資了。”

果然不出所料,眾人齊聲歡呼。沈青雲媳婦笑著問,“麥子,這還不到一個月呢,你咋這麼快就給我們發工資呢。”

程麥香讓程母去取賬本,一邊取出自己做的工資簿,“嗯,咱們籤的合同裡不是規定了嘛,每月十號發工資,今天是八號,再不發就要拖延日期了。”

眾人雖然簽了那個合同,可都是關注每月都能發工資,被裁了有賠償,真沒人注意發工資的日子,如今見程麥香對合同這麼認真,居然連發工資的日子都嚴格條款走,更是覺得跟著她做是個絕對正確的選擇。

程母拿來了賬本,程麥香拿著花名冊,對著工資簿,跟每個人核對資訊,核對無誤後,領工資的人在表格上簽字按手印,拿走屬於自己的錢。

程母做的賬目清晰易懂,程麥香的工資簿也很細緻認真,十三個工人的錢沒出一點差錯,眾人心服口服。

雖然製衣坊八月下旬才開張,到今天只過了半月,可眾人都做了不少衣服和繡品,自然也分了不少錢,最多的沈青雲媳婦拿到了九塊錢,最少的也掙到了四五塊。

眾人都興高采烈,也打算回家好好顯擺顯擺,正好到了午飯時間,眾人都回家吃飯,程母和程麥香鎖了門,也準備回家。

今天林嘉餘自然也隨著程麥香回了雙水村,程母要忙製衣坊的事,程大嫂就選擇這天休息,在家中招待他,但是程二嫂也不在,程麥香忍不住問起她。

不問她還好,一問起來,程母就沉下了臉。

“剛開始那兩天,還能每天到坊裡,儘管做活在應付,可到底也能說的過去。過了一週,人就不見了蹤影,每天的活不是我做,就是蕎麥來幫忙,嬸子大娘看我忙不過來,也會幫著我做做。”

原來還真被她猜到了!她這個二嫂,整天妄想著天上掉餡餅,不勞而獲,也就是她命好,能嫁程序家這樣底子還算厚實的人家,否則就她懶成那樣,進了普通人家,估計早就上頓不接下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