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麥香見眾人都無異議,遂提議說,“既然大家都沒什麼問題,那我就帶大家去製衣坊去看看吧。”

眾人都起身隨程麥香走出大隊部,步行了幾分鐘,來到了製衣坊門前。

一步入製衣坊,三人均感覺眼前一亮,窗明几淨的環境裡,十五臺縫紉機被整整齊齊的劃分成三行,十五個女工頭帶工帽,身穿整齊劃一的淺藍色工服,正埋頭做著衣服。

“程同志,這些女工頭上為什麼要帶帽子?”阮佩玲拿出照相機,拍了一張照片,好奇的問。

“我們讓女工帶帽子,只是為了把頭髮都放進帽子裡,免得頭髮落到衣服上,終檢的時候不被發現流入客戶手中。”

曾科長暗暗點頭,他見每個女工身邊都放著三個箱子,一個箱子放著當天做衣服使用的布料,而另外兩個箱子,一個上面貼著綠色小紙,而另一個則貼著紅色小紙。

“小程同志,這兩個箱子代表什麼?”

“曾科長,綠色標籤的箱子裡裝的都是良品,而紅色箱子裡裝的都是廢品,我們每天清理一次,月底集體處理。”

曾科長點點頭,隨手翻了幾個紅色箱子,見都是空的,顯然並沒有不良產品。

阮佩玲又指著地上畫的一條白線,好奇地問,“這是什麼?”

“這是我做的區域劃分,這裡是生產區,那邊是員工休息區,我放了一張桌子,還有幾個茶杯,員工工作累了,就去那邊喝口水休息一下。”

程麥香邊說邊指著上方,眾人抬頭,見上面掛著一塊紙牌,牌子上寫著“工作區”三個大字。

曾科長走到休息區,見旁邊牆上嵌著一塊黑板,黑板也被巧妙的分為了三個區域,一塊區域裡貼著員工守則,中間那塊區域則用圖釘釘著一張紙,紙上是一個空白表格,瞧來是統計每位員工一天做了多少件衣服,而最右邊那塊區域,則是幾幅圖片,上面寫著不合格服裝示意圖。

曾科長站在黑板前,目不轉睛地看著,覺得這些管理措施極其先進,很多方面都是目前的國營大廠不具備的,他深深地感覺到,他有必要把今天的所見所聞給連廠長寫一份詳細的報告。

吳經理也極為震撼,她的眼界比曾科長更為狹窄,最高也只接觸過市裡的工廠,而製衣坊從管理到環境,很大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市裡的工廠。

程麥香對三人的驚訝並不意外,她所用的是後世製造業才啟用的5S管理,區域劃分管理和線上示圖管理,在那個時代都是被企業普及的,放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極為先進的。

曾科長見阮佩玲一直在拍照,於是客氣地請求,“阮同志,照片洗出來,能給我一份嗎?我不白要,我會付錢的。”

“沒問題。”阮佩玲爽快地回答。

最後,程麥香又把三人領到了倉庫和程母的辦公室,這裡也劃分了四個區域,原材料倉庫,成品倉庫,辦公區域和檢測區。

程母正在檢測區,對女工做好的衣服進行最終檢驗,而檢測桌子上,掛著一塊薄板,曾科長拿起來一看,上面寫著服裝檢測作業指導書。

指導書上清楚的寫明瞭成衣檢測的每一個步驟和每一個位置,把合格與否的標準也寫得很明白,曾科長笑了笑,隨便跟程母交談了幾句,立即便明白了程母在這方面,確實是個行家。

吳經理則徘徊在成衣倉庫區域,見每個紙箱上都貼著一張標籤,上面標明瞭服裝的樣式、數量、生產數量和女工的姓氏。

曾科長嘆為觀止,連連拍一旁周敏琦的肩膀,“小周,你真的厲害,怎麼發現的這家集體企業,這哪是集體企業,管理比我們國營企業都好,咱們真該派人來向人家學習學習。”

周敏琦笑笑,並不說話,他自從程麥香發資料開始,他便一言不發,只是起了個陪同的作用。

曾科長知道他跟這家制衣坊的關係,他如果隨便發表意見,難免會被曾科長認為故意在給製衣坊說好話,倒不如閉口不言,任由曾科長自己去看,反而讓他感覺更舒服。

吳經理也連連點頭,這家制衣坊的管理,確實出乎她的意料,難怪會被廣市制衣廠看上,還讚不絕口,程麥香折扣一步不讓,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