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提高分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程麥香驚異地望著她,隨即低聲說,“多謝你。”
看來,雙水村製衣坊的衣服在縣裡大出風頭的事,開始有同行眼紅了。
程麥香仔細想了想,林文縣並沒有國營製衣廠,縣供銷社先前的成衣都是從市制衣廠引進,銷量並不大,市制衣廠的銷售並不指望林文縣,所以可以排除市制衣廠從中做梗。
那麼唯一有嫌疑的,就是各農村大隊的副業了,或許是他們對製衣坊的高額利潤垂涎三尺,為了爭奪這個有限的市場,不惜採用了釜底抽薪的辦法。
辦公室裡,吳經理客氣地招呼程麥香坐下,拿出了會計昨天做好的賬,給程麥香看了,程麥香並無異議,在分成賬上認認真真地簽了名。
“謝謝吳經理,我這就出找陳出納領錢。”
“不急,小程同志,你先坐下,我還有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果然,吳經理推了推臉上的眼鏡,衝她揮手,示意她坐下。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程麥香依言坐了下來,含笑問道,“吳經理,你們有什麼事,儘管說就是。”
吳經理不自然地咳了一聲,“是這樣,小程同志,供銷社今年的效益不是很好,所以打算提一提每件產品的分成,你們的衣服可能也在其中。”
阮佩文的訊息還真是靈通,瞧吳經理有幾分心虛的眼神,她就明白,吳經理不過是說謊,她可沒本事跟國營大廠提分成,不過是眼紅製衣坊的銷售成績好,想從中再多拿點就是。
“可是,吳經理,我們當初是簽過合同的,上面清楚地規定了供銷社的提成,而且合同的期限是一年,如果雙方有誰違約,是要承擔責任的。”
吳經理說起這個就後悔,當初跟製衣坊敲定合同時,只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根本沒想到製衣坊的衣服在縣城這麼受歡迎,兩個月下來,幾乎比過去半年的銷售業績還好。
更要緊的是,兩個月的銷售額是逐步在提升,照這個趨勢下去,等到三個月後的春節前後,那可是傳統銷售旺季,只怕到時衣服的銷售額能翻上去一倍不止。
這麼大的一塊利潤,白白讓給了製衣坊,她想想就有些不甘心。
不過,她對付不了大型國營企業,但是農村的集體經濟她還是有底氣的,畢竟這個年代,離開供銷社,基本就等同斷絕了正規的銷售渠道。
“小程同志,合同是這麼規定的,可咱們也不能拘泥於死板的合同一成不變不是。”吳經理索性把底牌拋了出來,“我這個人素來爽快,也不藏著掖著,上週有個鄉下的製衣坊,主動來找我,表示雙水村製衣坊能做的衣服,他們也能做,而且願意給我們縣供銷社更優惠的條件。
可是我想著,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畢竟是雙水村製衣坊先跟我們合作的,如果利潤上還過得去,那自然做生不如做熟。可要是供銷社損失太大,那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是不是?”
程麥香想起去廣市前,她和林嘉餘就在鎮子的集市上發現了山寨製衣坊的衣服,不過那個時候她並沒太在意,畢竟雙方走的銷售渠道並不一致,目標群體也不同,對方的產品並不會對製衣坊造成實質影響。
可是直到現在她才明白,自己當時太大意了,對方先用鄉下粗布試水,看看做出的成衣效果,後來發現還不錯,於是就把主意打到了縣供銷社頭上,為了搶雙水村製衣坊的市場,竟然打起了價格戰,這倒真是一場硬仗。
不過,若是在去廣市之前,倒還真是要多費一番手腳,可有了廣市制衣廠這個大靠山,程麥香還真不怕供銷社給她耍什麼花樣。
“吳經理,可能你還不知道,雙水村製衣坊已經不算純集體經濟了,半個月前,我去了一趟廣市,跟廣市制衣廠簽了掛靠協議,協議還在走流程,最快再過一個月就生效了。
再者,我猜吳經理說的那家制衣坊大概是劉家村製衣坊吧,不瞞您說,他們生產的衣服我在鎮子上的集市上見過,雖然乍看上去兩者很相似,可是仔細瞧著,就能發現衣服的質量很差,因為有一些關鍵的設計他們不懂是怎麼做出來的。
如果吳經理一定要跟劉家村製衣坊合作,那也沒有什麼,畢竟大家是雙向選擇,自然要跟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利益者合作。
不過劉家村製衣坊沒有屬於自己的設計,只是單純的抄襲,一旦我們的產品全部銷往廣市,那他們來來去去做的也就是那些舊款式,不會再有新鮮的服裝出現了。”
吳經理目瞪口呆地聽完了程麥香的話,愣了好久,才結結巴巴地問,“你們,你們掛靠到廣市制衣廠了?”
程麥香點點頭,“是連廠長親自跟我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