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超微距和聯邦史
章節報錯
最初真理學派將世界上一切的能量劃分為活躍能和沉寂能,一切的能量只能處於活躍或者沉寂中的一種狀態,能量轉化的過程被認為是跳躍式的。但是在進入超微距領域之後,學者們發現了在活躍態和沉寂態之間還存在一個“激發態”的能量狀態。
關於能量產生的最初猜想是能量先天存在於某些物質之中,而且可以在一些物質之間轉移,這個觀點被稱為“能量天然論”。
這一論斷一直到學派學者建立完善的能量轉化體系時都被奉為真理,其中隱喻的【有限論】也導致了一些極端思想的出現。
直到後來超微距領域的一個重大發現,才打破了“能量天然論”。
超微距是和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相同的微觀等級,比基因的大小等級還要小大概三個等級,這直指物質構成本源的境界,似乎蘊藏著一些世界的真相。
超微距領域的學者發現,物質的質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能量,即“質能存在轉化途徑”,這意味著任何的物質其實都擁有能量,而這顯然要超出了“能量天然論”的描述範圍。
當然,想要將物質擁有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進而應用於聯邦的發展,對於當時的學者來說,還只是一個遙遠的目標。
超微距領域的學者,雖然能夠藉助光學裝置和粒子裝置觀測到超微距的物質形態和其變化,但是並沒有修改和編輯那些超微粒子的手段,因為對當時材料領域的學者來說,要製造那些小到以超微距視角來說都算小的超微距級別的工具,實在是無從下手。
既然人工造不出來,後來超微距領域的學者就開始了在藍星的大面積樣本收集工作,希望能夠發現天然的超微距級別工具,當時代號為【超微針】和【超微扭矩】的最需要的工具。
經過數十年的樣本收集,【超微針】和【超微扭矩】依然沒有著落。
但是一種具有著被稱為【微管】結構的天然礦物卻被發現了。
在地下超過五千米的深處,介於那些因為巨大壓力而變形畸化的岩石中,蘊含著【微管】結構的礦物零星地散佈著。
往往伴生著蘊含液化氣體的結晶礦,其中最為幸運的只容納著少量液化氫氣的該種結晶礦裡,那更為特殊的經過地下壓力數萬年“細心打磨”的,才有那麼極少的一些恰好有了一段【微管】結構。
【微管】結構擁有著極高的硬度,並且具有著小於超微級別的鏈式結構,這意味著除非在它的區域性達到毀滅超微粒子的能量等級,否則是無法影響它結構的穩定的。
而【微管】所具有的天然的,只能允許單個超微粒子透過的“管道”,開啟了核聚變能量運用的道路,更開啟了超微距粒子的鏈式編譯道路。
先賢歷於其第四千九百零一年結束,同年第一聯合聯邦宣佈建國,該年稱聯邦曆元年。
聯邦歷二十四年,第一聯合聯邦宣佈成立聯邦娛樂文化部門。
聯邦歷二十六年,真理學派研發出第一臺電視用電子遊戲機。
聯邦歷一百一十七年,真理學派掌握核聚變技術,第一聯合聯邦基本脫離能源匱乏的境地。同年,第一聯合聯邦宣佈對所有聯邦公民進行最低娛樂能量供應保障。
聯邦歷一百二十三年,真理學派掌握了超微距鏈式編譯技術,能夠製造多種擁有特殊屬性的合金。同年,虛擬現實技術投入執行。
聯邦歷一百三十年,真理學派重啟【太陽神兵機動裝甲】專案。同年,第一款真理學派研發的虛擬現實類遊戲“機動戰士”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