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騎射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他還想包攬文武雙狀元?這不可能吧。”聽到的人質疑道。
“大家少說幾句,還是安靜地觀看吧,在考試結束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也有人慢悠悠地說。
“武力測試分三項進行,三項成績綜合評定為武力成績,加上武略考試成績為最終成績。下面進行第一項測試——騎射。
騎射測試規劃,從七十步開始到一百六十步距離,每隔十步一個箭靶,在賓士過程中射完十支箭,根據射中的環數計分。”一名兵部官員宣佈道。
隨即,數百名士兵手裡捧著長弓與箭壺送到了每名武生手裡,長弓是軍隊裡面制式的一石五型長弓,而箭壺裡統一裝著十支制式鐵箭。
而騎射場地共有五個,每一輪可以有五名武生同時進行測試,否則的話三百八十多名武生恐怕要測試到天黑了。
方賢輕輕地拉了拉制式長弓,發現確實不需要怎麼費力就能夠拉成滿弦,隨後他再試了試鐵箭的重量,心中立即就有數了。
這時,排在前面的武生以五人為一組,分別策馬奔向靶場,而後在到達測試點後,馬速沒有停下來,繼續沿著劃定的線路向前飛奔,同時張弓搭箭,嗖嗖嗖地只聽得箭支的響聲。
七十步大約五十米距離,而百步相當於七十五米左右,最遠的一百六十步距離已經達到了近一百二十米。
如果是靜止狀態下射擊,可能百多米外大多數訓練有素計程車兵都能夠做到射中靶子,然而在移動中射擊,難度卻增大了數倍。
尤其是到了百米之外,射擊的準確度不僅僅與力量、眼力、感知有關,還與風向、風速等外部環境因素相關,所以前面五六支箭對大多數武生來說難度不大,最難的是後面幾支箭。
“王東柱,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二環。”
“趙耀忠,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環。”
“劉冬生,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二環。”
“唐玉勇,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二環。”
“韓加宏,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一環。”
“龔國強,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三環。”
“仝朝鵬,十箭中靶,總成績八十環。”
對於大多數武生來說,能夠十箭都中靶已經不是易事,特別是最後面的兩三個靶,稍不注意就會脫靶,而只有十靶全中的武生,才會有小校騎馬跑到點將臺前來報告成績。
方賢知道,能夠十靶全中,且成績在八十環以上者,可以稱得上神射手了,而從時而聽到的名字中,他發現那些熱門武生,幾乎都是神箭手。
“郭順生,十箭中靶,總成績七十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