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到袁七的話語,鍾寧頓時心頭大定,一拳擂在孟夏肩膀上。

“有大王的診斷,早說啊!”

孟夏揉了揉有些吃痛的肩膀,沒好氣道,“連神醫張仲都認為我會油盡燈枯,你對我又是哪兒來的信心?”

鍾寧:“行了,別裝了。獼猴山一脈,向死而生之道,博大而精深。只要不是短時間內必死,你肯定能向死而生,更上一層樓!”

孟夏:“知我者,鍾兄也。我看你身上死意漸消,什麼時候能跨入內景?”

對於鍾寧修為大漲,孟夏一點也不意外。

鍾寧本也是天驕,後面只是被妖狐吞噬了陽元根基受損。

悟道生死之後,鍾寧就進入了一個時間不定的蛻變期。

現在,他身上死意漸消,很顯然已經踏出了蛻變的關鍵一步。

不說悟透生死,但在生死道上,卻是走了相當遠一段距離。

鍾寧搖頭。

“這個不急,我獼猴山一脈,講究的就是‘悟’,厚積而薄發。只要能跨出關鍵的一步,就能跨出無數步!”

袁七點頭,搖頭晃腦道,“這話在理,大王就經常這麼教導我們。你看我二姐,堅定走人族化形路,每一步都無比紮實。我觀你身體衰老,但精神卻勃發,有點像是大自然的雷擊木,於劫灰中走向新生的味道......若為內景,你想好你的道了嗎?”

悟道內景,核心就是“道”。

譬如孟夏,憑藉“知”於“不知”,就奠定了內景天地的根基,藉此一躍成就內景!

而鍾寧想要跨入內景,也必須要跨過這一步。

這個“道”強大與否,就關乎日後能否成就宗師。

鍾寧:“在我的眼裡,生命之重,重不過死亡,生命之貴,貴不過新生。舍死生之外再無其他,死亡,既是終結,也是開始。而武者所要做的,就是化每一次劫難為養料,然後於灰燼中重生!”

孟夏點頭,有些明白鍾寧為何對他這麼有信心了。

鍾寧不僅僅只是相信孟夏,還堅信他的道!

“小師叔曾言,逆取而順守之......”

孟夏簡單的講述了一下小師叔的易道,鍾寧聽得如痴如醉,豁然開朗。

於死中煥發新生並不難,關鍵還是得“順守”。

這一刻,鍾寧想到了很多。

萬族中有些長壽種族,或者就說人族有些長壽者,就“善守”。

同樣的人身,同樣的境界,而有些人就能以一百歲活出別人五十歲的人生。

“謝了。”

鍾寧表示感謝。

他猜測的不錯,跟在孟夏身邊,果然大小機緣不斷。

就在此時,鍾寧卻是想起了什麼。

“孟兄,我觀長庚的書童董豐先前目光有些不對,你或許得小心一些!”

孟夏:“我感知到了,果是小人如鬼,我和他沒有任何利益摩擦,不知他為何對我心生敵意。若是他不招惹我也就罷,若是不長眼......哼哼!”

鍾寧點頭,也沒太放在心上。

若是董長庚,還能受他們一些重視。

至於董豐,不過區區一個真元圓滿。

真元圓滿,很牛嗎?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