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合道?(第1/6頁)
章節報錯
張青雲感覺很吵,吵得他有些頭疼。
這一刻,張青雲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自己恍恍惚惚間,再次重回孩提時代。
廟會。
這本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但是是一個文化的延續。
張青雲看到了自己童年時期的自己,看到了那個夢中見過無數次的老道士。
“原來老道士這樣慈眉善目。”
多少年了?
二十三年了,老道士已經羽化二十三年,那個時候我才多大?
十五歲!
已經不小。
“為什麼那個時候,看到老道士,就莫名慫,就各種不舒坦,看著老道士就感覺這老東西這麼壞?”
或許是那個時候思維不健全,或者說大腦發育不完全,不能理解老道士那一份如父親一般厚重的愛與期待吧。
少年不知父愛慈,歲月賦予重如山。
張青雲現在才明白,似乎...有些晚。
“師傅,我要吃棉花糖。”
清脆的聲音響起,一切恍如童年。
穿著合身的小道袍,那個時候自己雖然頭疼唸經,頭疼老道士各種壓迫下練習毛筆字,頭疼老道士不厭其煩的嘮叨。
但是老道士,極少會拒絕他的渴求。
哪怕嘴上嘮嘮叨叨,甚至呵斥著,也會滿足他的渴求。
那個時候,我還感覺老道士不情不願。
“師傅...”
手裡拿著棉花糖的小道士,抬著頭很好奇:“為什麼要叫廟會呢?我也沒看到廟哇...為什麼不叫觀會?”
這個問題很天真,但是老道士很樂意為他解惑:“廟會起源,一開始是因為廟裡面信徒多,小商販因此看到商機,就在廟的四周擺攤賣東西,後來演變成...”
“為什麼咱們的道觀,沒有信徒呢?”
小道士打斷老道士的話:“要是在咱們的天師觀四周,都有觀會,到時候咱們出門就可以趕會,不用跑這麼遠啦...”
畫面一轉,老道士與小道士的身影模糊。
河邊,少年少女,大約十四五歲。
少女不是很漂亮,很普通。
嗯,比普通漂亮些:“青雲,今天你師傅要你背誦了什麼經文?”
小道士臉一紅,支支吾吾說不出來話。
“嘻嘻...”
少女昂著下巴:“你不會是那一篇道德經,還沒有會背誦吧,你可真笨...我今天學習了《滕王閣序》,真美啊...我都會背誦了。”
少女大有一種炫耀成分。
少年道士很羨慕,他沒有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