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靈道友。”

張青雲微微點頭:“你現在不離開嗎?”

“我不走。”

玄靈很是隨意,倚在張青雲坐著的巨石上:“上人不也留下來了?”

“不僅我不會走,他們也不會走。”

玄靈看向帳篷方向,收回目光:“這是我們的使命,無論生死,一旦選擇,就無退路。”

這種說法有些迂腐,趨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能。十萬大山裡面的鬼物太厲害,他們完全不是對手,留下來只能全軍覆沒。

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退走,再想辦法解決這些鬼物。

而不是在這裡逞能,白白送命。

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張青雲佈置點評,也不多說。

玄靈話音一轉,問道:“上人,我有一種迷惑始終無法明悟,困擾了我足足有七年。”

張青雲並不回應,只是靜靜的看著玄靈。

修道之人,修為無法進步,的確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煎熬,甚至有些人道心都會崩潰。

“何為天人感應?”

玄靈目光炯炯。

張青雲有些訝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主要是,這個天人感應出自儒家,玄靈一個和尚開始研究儒家?

玄靈沒有研究佛經,而是研究儒家,這的確讓人感覺到意外。

有些驚訝,張青雲卻回答道:“人與自然萬物同類相通,相互感應。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來於天地萬物為一體,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識神分別之故、漸脫離自然……如一個人心性潔靜,那麼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玄靈皺眉,陷入沉思。

許久之後,玄靈再次問道:“上人,何為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非一物,變化萬千,是以道有萬變,而不離其中。道分大小,而無高低。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你感悟的不是我感悟的,我感悟的,未必就適合你。”

張青雲微微一笑:“所以,秉持本心,就是道,道在天地,在自然,在心中。”

玄靈再次陷入沉思,最終搖頭。

張青雲也不打擾他,玄靈畢竟是獻祭自身給了法寶,從法寶那裡借到的力量,不是他自己修煉得到的,所以,沒有了法寶,玄靈就是一個普通人。

修為是借來的,但是畢竟擁有築基一重天的力量,玄靈對於道的感悟,比一般人強出不知多少。只是受制於法寶自身,被法寶所牽制,不能再進一步。

“上人,修為不前,停滯不進,是心境,還是修為,或者境界?”

這個問題...

張青雲有些無奈:“心境就是境界體現,先修心,再有境,境的反照就是界,所以心境就是境界,有些區別,也不是很大。所以,先修心,就會有境界,境界到了,修為就會水到渠成,煉化天地之氣,納入肉身之中,錘鍊肉身強度,凝聚丹田之精。修為不過是實力一種體現,是力量的顯化。”

原來玄靈這是沒有分清楚修為境界,心境之間的區別。

“如何煉化天地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