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給祖師上香之後,張青雲就盤膝坐在院子中,開始早間功課。

道觀門前人來人往,行色匆匆。卻少有人,看道觀裡面一眼。

行人多了,自然喧鬧不止,張青雲卻恍若未聞。

多少年了,他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

“如果...”

早課誦經之後,張青雲站起身來,臉上還是有些遺憾:“天師觀,要是在深山野林,哪怕在郊區也好...這裡...”

張青雲不止一次這樣想。

紅塵繞繞,喧鬧不休,如何修道?

道教在魔都起步比較晚,到了近現代才開始在魔都傳道。

當年張天師在魔都傳道,這座道觀也應運而生。

只是後來,戰亂中,這座道觀逐漸被捨棄。

直到最近數十年,天師觀才又有了主人。

這幾十年經濟發展,這裡本是荒蕪一片的地方,聳立起了高樓大廈,天師觀被高樓大廈包圍其中。

天師觀就在一條步行街上,人流量很大。

可是...這裡香火幾乎沒有。

道觀不大,佔地不足三畝,分前後兩院。

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天師觀就在張青雲名下。香火雖不盛,道觀無人問津,好在他是正兒八經的道士,每個月還有一份工資。

在這裡能擁有這麼一片土地擁有權,張青雲卻高興不起來。

拿著掃帚,打掃著院子,張青雲偶爾還會抬頭,看一眼頭頂。小心空中墜物,有一次,張青雲就被空中墜物砸中...

一個泥胎花盆,不知從哪一樓,因為什麼掉落,砸中張青雲的腦袋,腦袋被開了瓢,縫了十幾針。

很快,垃圾歸堆,成分很雜。

有菸蒂、有塑膠袋、有廢紙......

把垃圾送入門前垃圾桶,張青雲又去了後院。張青雲獨自生活在這道觀,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少之又少。

奈何這裡經濟發展的很快,四周不是什麼高檔小區,反而是廉價出租房。這裡的人口成分很雜,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有外國人。

人的素質有高有低,空中墜物難以避免,這些垃圾,都是道觀兩側的高樓空中拋下來的。前院垃圾成分還算正常,後院就略微有些慘不忍睹。

要是有攝像頭,高空拋物還有跡可循。

安裝攝像頭,他沒錢啊...吃喝都快成問題了,哪有這閒錢?

就是沒有證據,報警多次,都是毫無結果。

人口成分太雜了,這裡居住的,九成九是租客,外來務工者,你來了,我走了,不是固定居住地,警察也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