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夏文化公司。

“恭喜你,這次二專的銷量和影響力明顯比首專要高出很多,半個多月就賣出了五百萬張,按照這個趨勢,超越首專的銷量並突破一千萬張應該沒問題。”柳建南笑道。

首專在突破八百萬張銷量後,銷售潛力就已經見底了,畢竟關於夢想關於勵志的歌曲受眾始終是有限的。

不過李路修也不覺得第二張專輯的銷量能比第一張專輯要高,突破一千萬更是不太可能。正常情況下一名歌手不刷銷量,想要超過一千萬張就只有頂流才行,比如周董這類人。

而且專輯相比起單曲來說更難提升銷量,畢竟價格擺在那裡,人們購買便宜的東西時不會考慮那麼多。

而且第一張專輯發行的時候雖然超話裡粉絲們沒有公開橘子刷銷量,但還是有不少有錢的富貴竹們自動衝了幾十上百張的銷量,幾千塊錢對她們來說也就是包包十分之一的價格。

除了富貴竹外,一些普通的粉絲們也兩張、三張的小數額購買,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據李路修自己平時上網的所見所聞和莊顏長時間的觀察,首專的銷量至少有一半是粉絲貢獻的,剩下一半才是普通歌迷購買的。

這兩者之間有重疊也有區別,歌迷追歌,粉絲追人。

李路修現在是歌迷比粉絲多,從系統和微博的粉絲量就可以看出大概比例在四比一左右。二專從發行開始到目前為止,超話裡粉絲的沖銷量帖子比首專少了很多,一旦粉絲不出力,光靠歌迷們每人購買一張來累計銷量,能和一轉銷量差不多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而且首專的歌曲上過幾次熱搜帶動了銷量,二專到目前為止一首歌的熱搜都沒上過,完全就是依靠他個人的人氣和熱度。

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快結束了,等衛視春晚上線播出,李路修肯定芒果臺一定會給他和程嫣的合作舞臺買熱搜,到時候《有何不可》就能夠等上熱搜,也算是為專輯做了貢獻。

李路修跟柳建南聊了一會兒,就進了馬冬梅的辦公室。

“來了,這是去年你藝人活動的收入明細,你看一下,沒什麼問題就簽字,明天公司就會把錢打到你的賬戶上。”馬冬梅抬頭遞來一份檔案。

李路修結果檔案坐下一邊翻看一邊道:“不用這麼麻煩吧,我是相信公司的。”

“還是按規矩辦事比較好,王總在這方面很重視。”馬冬梅說道。

李路修點點頭不再多說,而是將注意力放到了收入檔案上。上邊羅列了他去年的各項藝人活動收入,包括了發行專輯、商務通告、綜藝節目、晚會演出、拍戲片酬等等。

一條條看下來,完全沒有半點錯漏,價格方面也不存在問題,就是這最終收入讓他目瞪口呆,總收入和最終入賬之間差了三分之二。

大頭收入是專輯銷量,八百三十七萬張的銷量,收入是一億六千七百多萬。

兩大平臺分了一半,公司再拿百分之二十,其中百分之十是給詞曲作者,也就是他自己能拿百分之四十,大概是六千七百萬元左右。

加上剩下那些雜七雜八的通告活動收入,他一年來賺了將近一個億。然而各種稅款交上之後,自己最終收入只剩三千四百多萬。

李路修愕然道:“這也太狠了吧,冬梅姐你們都不合理避稅的嗎?”

馬冬梅對此的回答是:“我們公司一項是合法經營,積極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王總很看重這一點。”

“……”李路修瞬間無語。

好嘛,差點忘了這是王多魚的公司,要是換成前世或者其他經紀公司,自己少說也能拿個八九千萬的酬勞收入!造孽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