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李路修和蘇清兩人聽著臺上主持人的報幕,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聯袂登場。

李路修一身普通的灰色針織毛衣外套,下身一條普通的牛仔褲和馬丁靴。蘇清則是白色翻花高領毛衣,配上寬鬆的淺褐色針織半身裙,腳上一雙卡其色圓頭短靴。

兩人的造型都十分簡約隨性,本來節目組是打算給他們隆重打扮一番,但兩人都表示太奢華的造型不符合這首歌的意境,於是讓造型師在自己喜歡的穿衣風格上進行搭配。

李路修和蘇清一登場,頓時讓現場的觀眾和螢幕前的觀眾都眼前一亮,這種裝扮和之前的明星嘉賓完全不同,更像是兩個可能生活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讓人感到十分的親切。

這場表演除了彼此之間的互動外沒有其他伴舞,就是兩個人純演唱的舞臺,因為這首歌的特殊性,如果不能讓觀眾擊中注意力在歌曲上,就無法透過走心引起共鳴。

如果無法引起觀眾聽者們的共鳴,這首歌其實也就是一首很普通的好聽的歌曲。

純唱的表演對於李路修來說自然是沒什麼壓力,但對於蘇清來說卻是不同,一旦觀眾們將注意力放在了聽歌上,她唱得好或不好都將會直接影響舞臺效果。

這是一次過的直播,沒有ng的機會,更是她第一次舞臺首秀,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掌聲響起又落下,表演即將開始。

李路修抱著吉他坐在高腳椅上,扭頭看向蘇清,蘇清深吸了一口氣,衝他點點頭。

片刻後,李路修輕輕撥彈琴絃,吉他和絃前奏聲響起。

這場表演舞臺他對於伴奏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原版宣傳曲時因為要符合文藝片的意境,就只有簡單的吉他伴奏。而這次的舞臺是沒有電影內容來提升歌曲感染力,所以在伴奏編排上必須顯得更加豐富,有層次感,按照歌曲情感慢慢遞進,最後營造烘托高潮的氛圍!

李路修的編曲水平並不算高,所以這次的舞臺他也是照抄的詩人李健在歌手舞臺上那次表演的伴奏,鋼琴、吉他、架子鼓、小提琴和小號全都統統用上。

前半部分他和聲與重唱的時候,吉他便有他來彈奏,配合上鋼琴一起伴奏。

鋼琴起到了營造安靜敘述的良好氛圍,吉他輕輕和絃作為點綴,不至於讓伴奏在大舞臺上給人聽起來有點空的感覺。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裡睡得那麼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蘇清開口第一句話,李路修聽完就知道穩了,她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這首歌卻非常合適她,她的音色和樸素的唱法也讓歌曲聽起來感情飽滿而真摯。

也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

當初蘇清只看了歌詞就確定了這首歌當宣傳曲,結果證明她的運氣和眼光都不錯,如果換成另一首歌,以她的聲樂水平恐怕不會有這麼好的演唱效果。

蘇清真摯的演唱,李路修在一旁用專業技巧為她和聲和重唱,男聲沉而暖,女聲清而柔,搭配在一起十分的舒服動聽,使得整首歌比起女聲原版更加的打動人心。

而且適時進入的小提琴絃樂也緊貼歌聲來襯托,絃樂的煽動力讓歌曲更容易觸動淚點。

蘇清穩穩的演唱,前期、中期都沒有任何失誤,舞臺走位和互動表現上更是完美,畢竟演員可是她的老本行。

一陣小號獨吹的間奏過後,歌曲來到了後期。

小號作為管樂,獨特的器樂聲讓它有別於之前的樂器伴奏,在突然出現時彷彿讓聽眾進入到一種時光穿梭的感覺裡。

號聲結束前時光在這頭,父親寫著日記,女兒還扎著馬尾辮。號聲結束後時光在另一頭,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張舊報紙,女兒也已經長大並找到了愛她娶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