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便考考你。”

“如若是你當了皇帝,這諸子百家你會用哪一家。”

諸子百家用哪一家?

一旁的李斯眼中精光一閃,接著低下頭,似乎不想讓秦始皇看到自己的表情。

而孔甲也豎起了耳朵聽起來。

秦始皇一統六國,靠的是法家和兵家輔佐。

所以當下秦朝法家和兵家一個把持著內政,一個把持著軍事。

由於秦始皇的器重,兵家和法家在國內越來越受器重,門人子弟無數。

但這一切的輝煌全是建立於秦始皇在位的前提下。

如今長子扶蘇傾向於儒家,性子也過於軟弱。

扶蘇若是繼位,兵家和法家必將會受到打壓,儒家將會崛起。

趙立也是皇子,並且看秦始皇態度也是有問鼎那個未知的可能,所以此刻李斯和孔甲都豎起耳朵等著趙立的回答。

“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

趙立沒想到秦始皇會問這個問題。

“諸子百家,不管是哪一家,都不過是工具而已,為皇權所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管哪一派,都應臣服在天子腳下方能存活。”

“以儒家教化官員,以兵家統帥軍隊,以法家治理天下,以陰陽家探索世界,以墨家研究科技,以農家負責農耕,集天下之所長,定萬里之河山。”

“好!好!好!”聽完趙立所說,秦始皇眼神一亮,忍不住撫掌揚天長笑,連說了三個好。

趙立的話,彷彿給他開啟了新世界大門一般。

“是朕格局小了。”

在此之前,他思考的方向向來是哪一個學派更加適合秦朝。

今天趙立的話卻給他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集百家之所長,定萬里之河山,這才是真正帝王之術。”

他的這個兒子如今已經給了他太多驚喜。

李斯和孔甲面面相覷,眼中露出一絲凝重。

若真是如此,恐怕天下會再次出現百家爭鳴場景。

“那這天下你準備如何治理,要知道,當下六國遺民依舊心有不甘,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造反,這天下可不是那麼容易定下來。”

秦始皇此時也不再小覷趙立,而是丟擲了另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