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植民和徐小姐反覆琢磨,決定給包裝盒內都加上一層薄薄的防偽錫紙,再在其上,印上專屬的生產編號。

他們將想法告知合作商制罐廠的孫文豪老闆,孫老闆聽了,點點頭,又搖搖頭——增加錫紙成本頗高,此舉固然會降低大興貨的利潤,但也不能排除有人跟風,至於生產編號,更是可以隨意模仿,如此一來,又何來防偽之說。

徐小姐卻是笑了。他們當然想過這個問題,因此,決定在編號上做文章,一是數字本身,二則是印刷油墨。

“我們設計的編號,看似無序,其實內裡另有乾坤。”

顧植民撕下一張紙,隨手寫上一串數字,然後給孫老闆解釋——數字前六位是生產日期,後幾位則是出廠批次和編號。不過此中規律,只有特殊櫃員知曉。若將產品拿到當地櫃檯,查驗貨物批次,即刻便可辨別真偽。

至於油墨,裡頭說頭卻更大。

原來,顧植民夫妻二人同宋北山數次實驗,最後在冷霜的基礎之上,配出一種特殊藥劑,若將這種藥劑新增在油墨裡,列印出來的編號便會十分殊異——仔細嗅聞,字跡會散發出陣陣冷霜的獨特香味。

而同冷霜不同,這種香味固定在油墨裡,水洗不掉,這樣一來,亦可防止有人在編號上塗抹冷霜,造假充數。更重要的是,只要一日冷霜配方未被破解,這種防偽就不會失效。

顧植民指了指手中報紙。

“稍後,我亦會將此種防偽方式登報告知所有人,不唯客戶,還有諸位同行們,阿拉亦會將固定香味的法子分享給他們。”

顧植民自信地笑了:“盼望大家都能用上這種防偽的法子,不受大興貨的滋擾,一同蓬勃發展!阿拉百雀羚不畏懼任何正當競爭。”

孫老闆聽到此處,神色已然十分傾佩。

他向顧植民一拱手,他們夫婦此舉,為打擊大興貨做了大貢獻,這是造福全行業的大善事!

顧植民笑著擺手,他只是儘自己一份心意,不敢居功。

之後,顧植民果然登報宣告,還專門連載廣告,告訴客人們辨偽的方法,一時間,業內、民間俱都好評不斷,亦大大打擊了大興貨們,百雀羚品牌又被推向一個新高峰。

與此同時,暗地裡,一場危機卻在悄然滋生。一家中型國貨品牌“嬌顏”新近招聘了一批員工,其中一人,正是顧植民從前的好兄弟,後來的老對手,許廣勝。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已經悄然將目光對準了顧植民和百雀羚。

李鬼牌子的問題雖然告一段落,但大興貨就像撲殺不完的蟑螂,總有殘遺。顧植民趕殺不盡,只能悶在工廠,繼續把控產品質量。

徐幀志見他愈發沉悶,便勸他道,雖然百雀羚大了,但老闆不要總悶在廠裡,要多接近顧客,瞭解市場,如此才能不為顧客和市場所拋棄。

顧植民深覺有理,於是他走街串巷,到菸紙店訪問尋常百姓。不知不覺,他走到了四馬路盡頭,再一抬眉,卻又回到曾經做工的“悅心茶館”。

如今經年已逝,茶館早已改名易姓,換了主人,叫做“思齊茶館”。

茶館已經沒落許多,零星客人散在各處,顧植民進門,點上一盅祁門紅茶,正要靜下心來,細品香茗,一團熟悉的香味卻突然飄進他鼻中,正是冷霜的味道。然而這股濃郁香氣卻並不和諧,其中還夾雜著絲絲油膩,香味也並不純粹,這是冒牌的冷霜。

顧植民眉頭擰起,回頭望去,卻見一男一女正站在門口,同掌櫃的說話。

男的是個青壯漢子,女的是個年輕姑娘,十五六歲,眉清目秀,一身藍竹布的衣裳漿得硬挺挺的。那團香氣就是從姑娘那邊飄過來。

原來掌櫃的託青壯漢子請個女招待,這是帶人來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