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祖父說要實事求是(第1/2頁)
章節報錯
權勢更迭,京都城有人歡喜,有人嘆息,有人的滿目擔憂。
皇帝早已成年,太后卻把持政權,一眾老臣跪求太后退回後宮,太后從善如流的就退了,好似對權勢沒有半分的留戀。
事實證明,不論皇帝是二十還是三十歲,治理天下的能力幾乎為零,權利到手便是醉心美人懷,短短兩個月就將朝政搞的烏煙瘴氣。
無可奈何之下的一眾朝臣又將太后請了回來,太后自然特沒有矯情,畢竟她等的也就是這個結果。
一朝天子一朝臣,京都複雜的局勢讓西南也跟著蟄伏了下來,莊豫南一改往日直言不諱的口氣,在接連幾次送往京都的摺子裡大勢哭窮,讓原本以為西南日子好過的皇太后煩躁不已。
這些年西南局勢漸好,朝中不是沒有人動心,為了西南更好,這些年那些‘建言獻策’憂心國本的摺子上了不少,都被先帝給壓了下來。
在朝中老人的心中,作為封疆大吏,你做差那就是你不忠心,沒有盡力而為;
你做的太好,引的民心所向那就是別有用心,有叛國之嫌。
莊豫南這種總鎮一方的大員簡直就是那些朝中老臣心裡最易叛國之人,無時無刻不在危及江山,動搖國本。
奈何他們有心撥亂反正,可先帝卻被莊豫南灌了迷魂湯,聽不進去,如今新帝登基,太后垂簾,他們的機會又來了。
“啟稟太后,西康郡王總鎮西南,多年來勞苦功高,老臣以為朝廷當憐莊老夫人思子之苦,調西康郡王回京伺候跟前,以彰顯皇恩浩蕩。”
“至於西南則重新選選聘賢能,鎮守一方。”
此言一出絕大多數的文臣皆是附和,一眾武將都不用去猜就知道這些人的心思,皆是面露不屑。
有一老將冷哼一聲,“說的冠冕堂皇,這西南本是西康定,不許西康見西南平,是何道理?”
欽侯站開了口,“當年西南動亂,朝中上下無一人願意前往,那個時候怎麼不說憐莊老夫人之苦莫要讓西康郡王去西南?”
武國公瞥了一眼說的最歡的那位老大人,“柳大人,本公若是記得不差,當年你可是全府上下都中了毒,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仇家,廢了那麼大的勁兒摸進去,就為了給你下一個不痛不癢的毒。”
欽侯笑了,打趣道:“別說那毒還挺靈,西康郡王去西南的旨意一下那毒就祛了,柳大人又生龍活虎的上了朝。”
“哈哈哈哈~~~~”
一眾武將都笑了,這些事情朝中誰不知道啊,柳大人包括當年那幾個自己給自己製造‘不幸意外’的大人面色漲紅,低頭不敢吭聲。
看到情勢一邊倒,一道簾子後的皇太后揚聲開口,“各位愛卿,近日來哀家收到了西南的奏摺,預讓各位愛卿知曉西南的情形。”
朝堂之上,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榮國公站了出來,拿著手裡冊子念道:
“去歲,西康郡王被行刺七回,暗中被刺殺次數未統計,兩次受傷。”
“西康郡王府眾人被行刺二十一次,不同程度受傷六人,其中西康郡王妃出行四次,被行刺兩次。”
“葡蕃沉寂多年後聯合南迴暗中在西南行事,西南蠻夷眾部人心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