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親王又道:“關於他的花大價錢養著西南蠻夷這事,朝中已有人議論。”

皇帝唇角輕勾,“這樣的法子莊豫南不是第一個用,若是按照尋常的做法朕還得給那些蠻夷賞點虛職,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待著就能騰出更多的精力去處理政務,一點錢財而已,不打緊。”

“朕相信那小子心裡有成算。”

如此,忠親王就不再說什麼了。

與此同時,莊府也得到了莊豫南的訊息,得知他在西南的一切順遂,還要娶妻了,莊夫人喜極而泣,若非去西南的道路實在不易,她定是要親自去看看。

莊老爺朝莊豫東說道:“老二在西南必定不容易,下次多給他捎帶一些銀錢,信中不是說在治水嗎,以後去也容易一些,若是老二需要商戶前往,我們就帶個頭,給老二撐撐面子。”

此事莊豫東沒有不答應的,“我預備等開春的後就往西南一趟,家裡若是要帶什麼這個時候就可以準備了。”

莊夫人忙道:“老二娶妻了,是好事啊,我們的做公婆的見面禮也得給帶去,還得帶些別的。”

這成親就會有孩子,她可能連自己的孫子都看不到,但總得要儘儘做祖母的心意。

莊夫人喜滋滋的忙碌了起來,作為母親,孩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莊豫東也準備著走一趟西南,作為兄長,出了希望弟弟平安,還希望他能有所作為。

等到來年花開,萬物復甦,莊豫南負手站在船頭,看著已經寬了不少的江面,心中豪情萬千。

隨行的官員說道:“可惜時間太少了,若是能再給半年之功,這裡的又是另外一番模樣。”

莊豫南看著已經上漲的江水,說道:“不急,還有今年的冬日,還有明年的冬日,很快就好了。”

“等著江水上漲就能通船,訊息還要儘快的告知各家客商才是,另外碼頭也要修葺一番,現在那個實在不像樣子。”

推官在身旁笑道:“去年開荒效果極佳,眼下已經開始春耕,那開荒的軍部是不是該要繼續上工了。”

莊豫南挑眉,“先拉去修路,回吧,還有許多事情要忙。”

隨行的官員樂呵呵的站在甲板上,看著兩岸波光粼粼的江面幻想著有一日百舸爭流景象,暢想著無數的大船載滿貨物而來,又載滿貨物而去,暢想著那繁華富庶的西南倒是和何種模樣.....

春去秋來,轉眼莊豫南已經在西南渡過了三個春秋,這三年裡,西南逐步的安穩的下來,三十八部有錢糧供養,樂的悠閒自在;葡蕃的人依然還潛伏在城中,不過已經不敢再堂而皇之的打探訊息。

安居樂業下來的百姓展現出了極大的創造力,糧食的收成一年比一年更多,又因為衙門致力於治水,常年招工,百姓的生活也慢慢的開始富足起來。

這一年,莊豫南帶著妻小回到了京都,皇帝於滿朝文武的面前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不到二十四歲的莊豫南成了大厲開朝以來最為年輕的正三品節度使,一時間群臣譁然。

莊府,莊老爺激動之下開了祠堂祭拜先祖,莊夫人抱著的一歲多的小孫子稀罕的緊,看著的第一次見的兒媳婦一臉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