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的冬天比想象中的還要寒冷,大雪紛紛揚揚的落下,寒冷溼潤的空氣從四面大方襲來,往人骨子裡鑽。

錦天城的乞丐和難民窩在官府搭建起來的棚子裡,棚子裡那口爛鐵鍋裡滿滿的黑炭在燃燒,為棚子裡帶來溫暖。

端著開水喝的哧溜作響的老乞丐感嘆道:“多少年了,第一回冬日過的暖和。”

旁邊的人附和道:“可不是,你看那木炭,不要錢似的送來,聽說這可是莊大人從京都帶來的燒炭法子,十月份的時候就派人伐木燒炭。”

遠處的另一個老乞丐說道:“莊大人是個好官,知道為咱們老百姓想,聽說春耕開始就要治水了,還說要開荒,咱們這些吳無家可歸的人到時候可以一塊兒去開,開出來的地就是咱們自己的。”

“你說真的?還有這樣的好事?”

“就是聽說的,可能開了年就有告示出來。”

棚子裡的人都激動了起來,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朝廷要白土地的,怎麼感覺那麼不真實呢。

節度使衙門,燒溫暖如春的屋子裡一眾西南的官員正聚集在這裡聽莊豫南的籌劃。

“開春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荒,各縣要劃出平整的地方,那些無家可歸人統統趕去開荒,而後按照開荒的數目和人頭準備發放他們土地。”

“各地要篩選有一技之長的能手,到時候一邊兒開荒一邊兒將房舍給蓋出來......”

“西南水道縱橫,風調雨順的年頭還好,可一遇洪澇那便是絕收,治水一事刻不容緩,衙門已經找到能治水的能,各位也莫要怕辛苦,花上幾年暢通了水道,從此可保收成......”

莊豫南有條不紊的安排著一樁又一樁的事,下面的官員奮筆疾書的記錄著,生怕遺忘,說起來的他們西南的官員也是好久都沒有如此幹勁十足。

等著所有的事都安排妥當,西南已經下了第二場雪,這個時候就算最為勤快的莊稼人也不會輕易下地,不是躲在家裡烤火就是相約著進城去逛逛,年節到了,總是要添上那麼兩碗硬菜。

莊豫南也難得的休息了一日,這就是這一日,讓他清晰的感覺到了西南危機四伏。

錦天城街道上,頂著嚴寒出門做些小生意的人不少,畢竟要過年,這個時候正是生意人最為忙碌的時候。

商戶的吆喝聲和小兒放炮仗的聲音不時響起,笑鬧聲傳出去很遠。

“這過年可是大事,別管有錢沒錢,這年是一定要過的。”

陪同莊豫南出門的柳本樂呵呵的繼續說道:“要說著西南還挺不錯,大人方才瞧那料子就很好,據說這裡的百姓尤擅的養蠶和織錦。”

推官也陪同在側,聞此感慨道:“說來咱們西南的好東西那可是很多的,可惜啊,就是賣不動,這一進一出實在是難。”

“大人計劃修建錦官道,這要是修建好了沿道的城鎮可就算是有福了,往來也方便了許多。”

目光瞥了一眼一旁的莊豫南,心裡忍不住讚歎,果然是英雄少年啊,這花起銀子來眼睛都不眨,辦起事來更是雷厲風行,若是的他的政令都得意落實,往後的西南必將是另外一番天地。